下圖是我國20世紀50~70年代的人口遷移示意圖,當時我國人口遷移的方向和年齡構成是
①城市遷往農村
②農村遷往城市
③人口稠密地區遷往人口稀疏地區
④人口稀疏地區遷往人口稠密地區
⑤主要遷出人口是中青年
⑥主要遷出人口是老年人
A.②③⑥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重慶市高考真題 題型:綜合讀圖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圖是1月某時地面天氣圖(單位:百帕)。讀圖回答問題。
(1)此時控制A地的鋒面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__。簡析A地的天氣特征及成因。
(2)此天氣系統引起的主要災害性天氣對右圖陰影區域的農業生產有何危害?
(3)右陰影區域是我國21世紀重點建設的能源基地,說明該能源基地建設的有利區位條件。
(4)下圖為能源基地某產業鏈示意圖.若A-電力工業、B-煤炭開采、C-建材工業、D-消費區,請將字母填到空白中。此產業鏈體現了可持續發展思想,請說明理由。
![]() |
(5)與20世紀初期的魯爾區比較,該能源基地所在地區面臨哪些不同的主要環境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圖是1月某時地面天氣圖(單位:百帕)。讀圖回答問題。
(1)此時控制A地的鋒面類型是 。簡析A地的天氣特征及成因。
(2)此天氣系統引起的主要災害性天氣對上圖陰影區域的家業生產有何危害?
(3)上圖陰影區域是我國21世紀重點建設的能源基地,說明該能源基地建設的有利區位條件。
(4)下圖為能源基地某產業鏈示意圖,填出E、F處的工業部門。此產業鏈體現了可持續發展思想,請說明理由。
(5)與20世紀初期的魯爾區比較,該能源基地所在地區面臨哪些不同的主要環境問題?簡要回答導致這些環境問題的主要人為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圖是“我國三個年代的四項人口指標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
(1)1949年我國人口增長模式是________。
(2)1965年我國人口增長模式是________。
(3)1985年我國人口增長呈現________的特點,該年人口凈增長____________萬左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世紀90年代我國城市人口增長模式與農村人口增長模式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5)請預測我國人口增長模式發展到“現代型”的時間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圖和材料,回答有關問題(15分)。
材料:B省區的伊利集團是我國一家知名的奶制品企業,集團下設多家奶牛場,并與許多 牧場建立聯系,以當地鮮奶為原料,就地加工,產品遠銷全國各地。20世紀90年代以后,伊利集團通過收購、兼并等方式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建立了自己的生產基地。企業生產規模迅速擴大。伊利集團生產和銷售模式變化如下圖:
(1)20世紀90年代以后,伊利集團生產和銷售模式為 (填字母)模式。
(2)伊利集團20世紀90年代以前生產布局的主要特點是 。
(3)伊利集團在許多大城市擁有生產基地,這些基地的奶源地分布一般具有 、
的特點。
(4)伊利集團主產基地所在自然區生態環境脆弱,該自然區當前面臨的重大生態環境
問題是 ,其產生的人為原因主要有 、 等
(5)扼要說明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兩工程對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產生積極影響。
(6)A地區是我國棉花的主要產地之一,試分析生長的主要優勢條件。
(7)分析C地區水土流失嚴重的主要自然原因。
(8)D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分析其糧食生產與長江三角洲相比的不利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