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分)在社會歷史進程中,諸多因素促使人類社會以其特有的規律向前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珠三角地區的工業化與城市化進程快速推進。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珠江三角洲地區產業升級面臨困境,許多外資企業遷往長江三角洲地區。珠三角地區城市工業結構趨同,功能不清,重工業和機械制造業不發達,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地區經濟的發展。圖15是“珠三角地區主要工業部門分布圖”, 據圖文資料回答第(2)、(3)小題。
(2)舉例說明珠三角地區城市工業結構趨同的主要表現。(5分)
(3)從工業區位因素的角度,分析珠三角地區外資企業遷出的主要原因。(8分)
(2)電子電器工業(或食品工業)(1分)在城市工業部門結構中的比重大,(2分)分布城市廣。(2分)
(3)政策優勢相對下降;(2分)勞動力成本提高;(2分)土地租金水平提高;(2分)環境污染加重。(2分)
解析試題分析:
(2)從“珠三角地區主要工業部門分布圖”可以看出城市重工業比重低,電子工業比重大,分布城市廣,所以珠三角地區城市工業結構趨同的主要表現為電子電器工業在城市工業部門結構中的比重大,分布城市廣。
(3)因為珠江三角洲經濟的發展,原有的區位有不復存在,所以大量外資企業搬出,主要表現為:政策優勢相對下降;勞動力成本提高;土地租金水平提高;環境污染加重。
考點:本題考查了區域的產業結構特點;工業的區位因素。
點評: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認真閱讀圖表,熟悉工業的區位因素。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屆北京市高三年級第六次統一練習地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29分)在社會歷史進程中,諸多因素促使人類社會以其特有的規律向前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珠三角地區的工業化與城市化進程快速推進。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珠江三角洲地區產業升級面臨困境,許多外資企業遷往長江三角洲地區。珠三角地區城市工業結構趨同,功能不清,重工業和機械制造業不發達,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地區經濟的發展。圖15是“珠三角地區主要工業部門分布圖”, 據圖文資料回答第(2)、(3)小題。
(2)舉例說明珠三角地區城市工業結構趨同的主要表現。(5分)
(3)從工業區位因素的角度,分析珠三角地區外資企業遷出的主要原因。(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09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60年來,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材料一 如圖所示為新中國成立以來至1990年人口發展經歷的五個階段。
材料二 目前,中國人口發展面臨諸多挑戰:人口眾多;老年人口數量迅猛增長,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就業壓力始終較大等。
(1)根據材料一,我國人口增長處于低谷期的數字代號是圖中的 和 。并分別分析原因。
(2)為實現我國的可持續發展,針對材料二中的問題,請提出合理化的措施。
材料三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三個月內與其它國家正式建交情況 | ||
1 | 1949.10.3 |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
2 | 1949.10.4 | 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 |
3 | 1949.10.5 | 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 |
4 | 1949.10.6 | 匈牙利人民共和國 |
5 | 1949.10.6 |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
6 | 1949.10.6 | 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 |
7 | ]949.10.7 | 波蘭人民共和國 |
8 | 1949.10.16 | 蒙古人民共和國 |
9 | 1949.10.27 |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
10 | 1949.11.23 | 阿爾巴尼亞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 |
11 | 1950.1 .18 |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
材料四 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莢、中日建交,打開了中國外交的新局面,許多西方國家也紛紛和我國建立外交關系。截止到2007年12月28日,我國已經與171個國家或地區建立了外交關系,真正實現了我們的朋友遍天下。
(3)結合材料三指出新中國建國初期奉行怎樣的外交政策?實行這一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4)料三、四,概括我國對外關系發展歷程所體現出的重要特點。
材料五 新中國成立之際,毛澤東形象地提出三條外交政策,揭開了中國外交的新篇章。1953—1954年,周恩來總理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根據國際形勢的變化,對我國的外交戰略進行重大調整,使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更加成熟和完善。我國對外活動進入更為活躍的時期,并取得豐碩成果。
(5)結合材料,運用唯物辯證法知識,說明我國取得的外交輝煌成就遵循的方法論原則。
材料六 建國60年來,我國經濟保持了平穩快速發展,人民生活實現了由貧困到溫飽,由溫飽到總體小康的歷史跨越,綜合國力大幅度躍升。2008年我國的GDP超過20萬億元,達到了246619億元,居世界第四位;對外貿易總額21738億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外匯儲備超過15282億美元,居世界第一位。
(6)運用經濟生活知識,簡要說明我國取得上述經濟建設成就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