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我國是世界聞名的陶瓷古國,明清時期,“瓷都”景德鎮是全國的瓷業中心,產品遠銷海內外,20世紀80年代初,廣東省佛山市率先引進國外現代化陶瓷生產線,逐步發展成為全國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產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產區被劃入中心城區范圍,陶瓷產業向景德鎮等陶瓷產地轉移。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與景德鎮相比,20世紀80年代佛山瓷業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是
A. 市場廣闊B. 原材料充足C. 國家政策傾斜D. 勞動力素質高
【2】促使佛山陶瓷產業向外轉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A. 企業競爭加劇B. 原材料枯竭C. 市場需求減小D. 產業結構調整
【3】景德鎮吸引佛山陶瓷產業轉移的主要優勢是
A. 資金充足B. 勞動力成本低C. 產業基礎好D. 交通運輸便捷
【答案】
【1】C
【2】D
【3】C
【解析】
【1】注意抓住時間,20世紀80年,結合材料“20世紀80年代初,廣東省佛山市率先引進國外現代化陶瓷生產線,逐步發展成為全國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產基地.”可知,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在珠三角實行改革開放,國家政策傾斜使得佛山市率先引進國外現代化陶瓷生產線。故選C。
【2】材料“佛山陶瓷主產區被劃入中心城區范圍,陶瓷產業向景德鎮等陶瓷產地轉移”,這說明原來佛山陶瓷產業區變成發展以第三產業為主的中心城區,即佛山市的產業結構調整促使佛山陶瓷產業向外轉移;原材料和市場需求并沒有發生明顯變化,企業競爭加劇不是促使佛山陶瓷產業向外轉移的主要原因。選擇D。
【3】景德鎮陶瓷發展歷史悠久,明清時期,“瓷都”景德鎮是全國的瓷業中心,產業基礎好是吸引佛山陶瓷產業轉移的主要優勢,相比佛山市,景德鎮在資金和交通方面沒有優勢,勞動力成本低是景德鎮相對佛山一個優勢,但不是主要優勢,因為還有比景德鎮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地區,所以景德鎮吸引佛山陶瓷產業轉移的主要優勢是陶瓷產業基礎好。選擇C。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3 旅游地理)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坊子炭礦遺址文化園,是山東新方集團充分挖掘坊子煤礦百年歷史變遷的文化內涵,修復利用礦區遺存的德日工業建筑遺址而開發建設,是目前山東省唯一的煤炭博物館,成為工業遺址旅游的新亮點。礦區內現遺存德、日建筑群9處,其中德建坊子豎坑及井下550米施工巷道,歷經百年仍保留完整。
設計兩項依托炭礦遺址開展的旅游項目并分析遺址公園對企業發展的主要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11月5日,我國北斗三號衛星順利升空,它標志著我國正式開始建造“北斗”系統。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技術中,和北斗導航系統技術相似的是
A. RS B. GPS C. GIS D. 數字地球
【2】北斗導航系統已應用于農業生產,其在“精準農業耕作”中的作用是
A. 估算農作物產量 B. 管理措施決策
C. 分析處理獲取信息 D. 農田信息定位獲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從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國耐克公司品牌鞋業生產廠轉移到我國東南沿海以來,我國生產品牌鞋類產品的比重一直是最高的,但到了2010年越南工廠生產的同類產品所占比例上升到37%,“越南制造”已悄然取代了“中國制造”,一躍成為耐克品牌全球最大的運動鞋生產基地。
完成下列各題。
【1】導致制鞋業從中國大陸向越南轉移的主導因素是
A. 市場B. 原材料C. 勞動力D. 技術
【2】今后越南制鞋業發展可能面臨的挑戰包括
①地租成本上升 ②自動化技術的進步 ③國際市場的縮小 ④勞動力數量的減少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表為杭州市2018年11月28日、11月30日和12月2日天氣信息表。12月2日,下列可能出現的現象,正確的是( )
最高氣溫 (℃) | 最低氣溫 (℃) | 風力 | 天氣狀況 | |
11月28日 | 22 | 11 | 微風 | 秋高氣爽 |
11月30日 | 7 | 2 | 北風3級 | 小到中雨 |
12月2日 | 9 | 2 | 北風2級 | 晴 |
A. 清晨,室外的乒乓球臺上結了薄薄的一層白霜B. 中午,迷霧重重,仍未散盡
C. 天氣晴朗,陽光明媚,氣壓降低D. 由于受暖氣團控制,氣溫較昨日有所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目前,我國為保護棉農利益,控制國際棉花進口,國內的棉花價格約比國際市場高1/3;我國紡織行業工人工資一般為美國的1/3,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國的3倍。我國一些紡織企業為利用國際市場棉花,在國外建紡紗廠,并將產品(紗線)運回國內加工,在我國同行業企業紛紛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國建廠的情況下,總部位于杭州的K企業獨自在美國建紡紗廠。2015年4月底,K企業在美國工廠生產的第一批110噸紗線運至杭州。據此可知,如果K企業將紡紗廠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國,利潤比建在美國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國( )
A. 離原料產地較近B. 離消費市場較近
C. 勞動生產率較高D. 勞動力價格較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黃河支流涇河和渭河在古城西安北郊交匯時,呈現出一清一濁互不相融的奇特景觀,成語“涇渭分明”由此而來。歷史上曾經“涇清渭濁”,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出現“涇黃渭黑”的現象。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歷史上出現“涇清渭濁”現象主要因為渭河比涇河
A. 結冰期長B. 含沙量大C. 流速慢D. 流量小
【2】從“涇清渭濁”到“涇黃渭黑”的變化反映出河流流經地區
①氣候變濕變暖 ②水土流失加劇 ③污水排放增多 ④煤炭儲量增加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3】為緩解“涇黃渭黑”,河流流經地區應采取的措施有
①開采煤炭 ②清潔生產 ③加固堤壩④植樹種草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4】利用GIS將黃河流域各地理要素進行圖層疊加,可確定黃河流域綜合開發利用方向。其中,GIS發揮的主要作用是
A. 獲取相關地理空間信息B. 實時定位地理事物
C. 實時監測河流水位流量D. 分析處理空間數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毛烏素沙漠南緣與黃土高原北緣過渡地帶建設發展起來的神東煤炭集團,如今已成為“綠色煤都”。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神東礦區地處晉陜蒙與毛烏素沙地過渡地帶,在開發過程中容易引發的生態問題為( )
A. 土地沙漠化B. 土地鹽堿化
C. 地面塌陷D. 濕地萎縮
【2】在綠色煤炭基地建設過程中,中國神華神東煤炭分公司創造性地提出“采前、采中、采后”的治理理念,有關治理理念敘述正確的有( )
①采前大面積治理,增強區域生態保護功能 ②采中創新開采技術,加大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③采后構建持續穩定的區域生態系統,開發和建立可持續利用的生態資源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浙江省山區內有珍稀瀕危植物125種,從瀕危的程度來看, 瀕危種類19種, 稀有種類59種,漸危種類47種。就地保護是主要途徑,即保存在植物所形成的自然群落內,不僅保護植物的種群,也保護它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保護措施。
說明浙江省開展珍稀植物就地保護的潛在壓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