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1997年至2007年,我國糧食生產格局發生了重要變化,“南糧北調”逐漸演變成“北糧南調”。下表為1997年至2007年我國糧食增產省份和減產省份統計表(單位:億斤)。回答下列問題。
名次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第六名 |
增產省份/增產量 | 河南/270 | 吉林/129 | 遼寧/104 | 黑龍江/72 | 山東/59 | -- |
減產省份/減產量 | 浙江/153 | 廣東/123 | 湖北/90 | 四川/87 | 江蘇/86 | 福建/65 |
【1】較之北方,南方省份糧食減產的主要原因是
A. 水土組合條件較差 B. 耕地減少幅度大
C. 耕作經驗缺乏 D. 生產技術落后
【2】伴隨農業結構調整和城市化發展,南方省份耕地利用方式必然發生相應的變化,這種變化可能產生的影響
A. 土地肥力不斷降低 B. 導致土地沙漠化嚴重
C. 耕地單位產值提高 D. 平原面積不斷縮小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乳畜業與大牧場放牧業均是面向市場的農業地域類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既有大牧場放牧業的分布,又有乳畜業分布的是 ( )
A. 美國、阿根廷 B. 澳大利亞、美國
C. 南非、阿根廷 D. 西歐、中歐
【2】西歐是世界上重要的乳畜業分布區,下列對其敘述正確的是( )
A. 西歐乳畜業的發展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無關
B. 西歐乳畜業主要是大型牧場,生產對象是奶牛
C. 西歐乳畜業分布地區,氣候溫涼,多雨多霧,只能種植多汁牧草,而不能種植其他作物
D. 西歐乳畜業機械化水平高,緩解了勞動力資源短缺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澳大利亞國民銀行(NAB)的研究團隊稱,印度經濟于2016年喜迎開門紅,躋身全球經濟主引擎之列;這主要得益于近年來歐美、日本、中國等國家及地區的資本和產業的進入;而在“一帶一路”的帶動下,印度經濟還將繼續快速增長。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中國資本和企業進入印度主要考慮的是
①勞動力因素 ②內部交易成本 ③市場因素 ④技術水平 ⑤能源因素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⑤ D. ③⑤
【2】印度參與我國“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勢有
①瀕臨印度洋,對外交通便利 ②自然資源豐富,有利于經濟發展
③經濟較為發達,國內資金充足,利于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④人口眾多,利于參與全球分工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中新網廣州201 7年8月23日電 來勢洶洶的臺風“天鴿”于23日13時左右在陽江一帶登陸,登陸時風力達到15級。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監測臺風“天鴿”實時位置需利用的最關鍵地理信息技術是
A. RS B. GIS C. GPS D. GPRS
【2】在抗御臺風“天鴿一帶來的洪水災害的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RS、GPS不能起作用
B. GPS可確定洪水的范圍和變化
C. RS可準確搜救被困人員
D. GIS可分析受災范圍和受災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美國某客輪于當地時間2018年4月11日18時30分離開紐約(40°43’N,74°W)經大西洋前往歐洲,并于一周后到達目的地。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該航班出發時,北京時間為( )
A. 11日5:30
B. 12日5:30
C. 11日7:30
D. 12日7:30
【2】航行期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北半球白晝長度逐漸變短
B. 乘客看到太陽從東北方海面升起
C. 赤峰正午太陽高度角變小
D. 乘客經歷的一個晝夜長度大于24小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秋天,是水稻豐收的季節,秋分后的黑土地上垛滿需要晾曬兩周的稻谷。獨特的土壤、氣候條件,使水稻中決定營養成分的干物質積累豐富。脫殼后,米粒飽滿堅硬,色澤清白透亮。這是中國最好的稻米,需要經過138天漫長的生長期。”這是著名美食節目《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關于黑龍江五常大米的描述。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黑龍江五常大米成為全國最好的稻米的優勢條件是
①熱量充足②生長期長,有機質豐富③光照充足④土壤肥沃,使用的化肥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促使黑龍江五常由“種稻禁區”轉變為全國最好的稻米產區的主要原因是
A. 全球氣候變冷 B. 機械化水平的不斷提高
C. 水利設施的不斷完善 D. 優良水稻品種的引入和培育農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江西省中南部山區屬于我國丘陵山區,由于不合理的人類活動,水土流失嚴重,造成基巖裸露,地表出現類似荒漠化景觀的土地退化現象,故稱為“紅色荒漠”。
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紅色荒漠”形成的人為原因主要是
A. 過度放牧 B. 開山取石 C. 濫伐森林 D. 環境污染
【2】上述情況反映了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是
A. 使環境更不穩定,更易引發自然災害
B. 產生新的環境,更不易引發自然災害
C. 使環境更穩定,更不易引發自然災害
D. 使生態系統良性循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牧童經濟”是一個生動的比喻,使人們想起牧童在放牧時,只顧放牧而不顧草原的破壞,它是英國著名經濟學家K.E.博爾丁提出的一種對自然界進行掠奪、破壞式開發利用的經濟模式。其主要特點是把地球看成一個取之不盡的資源寶庫,并進行無限的索取,使自然生態遭到破壞,并產生大量廢物,污染環境。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下列惡果,不是由“牧童經濟”造成的是( )
A. 沙塵暴加劇 B. 農藥污染
C. 臭氧層空洞 D. 破壞性地震
【2】下列經濟模式,屬于“牧童經濟”特點的是( )
A. 黃河出現凌汛
B. 圍湖造田,增產糧食
C. 南水北調,解決北方水荒
D. 黃土高原植樹種草,防止水土流失
【3】下列關于“牧童經濟”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它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產物,發達國家不會出現
B. 發展科學技術是解決“牧童經濟”的關鍵
C. 加強環境管理可以從根本上治理“牧童經濟”
D. 它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產物,不可避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4年,埃博拉病毒在非洲爆發,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非洲受埃博拉疫情沖擊最大的產業部門是( )
A. 種植業 B. 石油加工業
C. 旅游業 D. 食品加工業
【2】近年來,我國與非洲經貿聯系不斷加強,許多工業企業紛紛轉移到非洲,其考慮的主要因素是( )
①勞動力 ②資金 ③科技 ④原料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