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紅樹林是生長在熱帶、亞熱帶地區海岸潮間帶灘涂上的森林。讀某大洲紅樹林分布和該大洲某島等高線圖(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該大洲紅樹林東西兩岸緯度分布出現差異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光照 B. 洋流 C. 地形 D. 大氣環流
【2】該島甲、乙、丙、丁四地中降水最多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國家強制采購節能產品,體現了國家在環境管理中 ( )
A. 是執行主體
B. 是被管理對象
C. 既是執行主體,又是被管理對象
D. 既不是執行主體,又不是被管理對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中反映人口合理容量的數據是
某島國環境與人口信息 | |
最多能供養的人口數量 | 45萬 |
最適宜的人口數量 | 25萬 |
2006年實際供養的人口數量 | 30萬 |
預測2020年供養的人口數量 | 35萬 |
A.25萬
B.30萬
C.35萬
D.45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長城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長城是我國古代游牧業和種植業的分界線
②長城是我國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
③長城的構筑非常注重對地形的利用,對氣候、水文和土地等地域差異也很重視
④長城中段與我國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基本一致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江蘇是我國東部經濟較發達的省份之一,區域內既有密切的聯系又存在著明顯的南北差異。下圖是江蘇省蘇南、蘇中、蘇北區際聯系示意圖。讀圖和有關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1)江蘇省三地區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
(2)圖中箭頭代表人口和產業轉移方向,其中代表人口遷移方向的是 ,代表產業轉移方向的是 。
(3)簡述產業轉移對轉入區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南半球某區域圖,回答下列各題。
【1】能正確表示上圖中框內河谷東西向剖面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乙河流域內( )
A. 河流有凌汛現象發生 B. 未參與海陸間水循環
C. Q湖最大湖面b出現在七月 D. Q湖湖底南側坡度大于北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根據材料從地質作用的角度描述寧夏平原的成因。
(2)說明圖中AB所在地區與CD所在地區等高線彎曲的特點及原因。
(3)分析圖中從出山麓口往湖沼方向沉積物變化的一般特點及成因(成因可從AB、CD兩地段各自對應的不同流水作用來說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定區域內,某地理事物的重心是指其發展空間中的某一點,它可以反映該地理事物各個方向的發展相對于該點所處于的平衡狀態。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我國能源生產、消費總量與GDP重心在經度上的變化
我國能源生產、消費總量與GDP重心在緯度上的變化
【1】【1】僅從運輸量考慮,由于能源生產、消費和經濟發展地區不平衡帶來的壓力最大的是()
A. 北煤南運 B. 西電東送 C. 西氣東輸 D. 南水北調
【2】【2】近30年來,我國能源生產、消費總量和GDP重心的移動方向大致是()
A. 向東北 B. 向西南 C. 向東南 D. 向西北
【3】【3】以上變化說明,近30年來和我國經濟發展關聯度最大的產業部門是()
A. 農牧業 B. 重化工業 C. 輕紡工業 D. 高技術產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效灌溉面積是指灌溉工程能夠進行正常灌溉的水田和旱地面積之和。有效灌溉面積比例是指有效灌溉的耕地面積占耕地總面積的比重,它是反映農田水利建設的重要指標。下表為我國四個省區(海南、浙江、黑龍江、新疆)2013年的相關數據。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四省區有效灌溉面積比例有明顯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形類型的差異 ②降水的差異 ③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 ④勞動力數量的差異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表中甲、丙兩省區最主要的經濟作物分別是( )
A. 油菜、黃麻 B. 油橄欖、春小麥 C. 花生、甜菜 D. 棉花、天然橡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