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近年來我國經濟平穩發展,產業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基礎設施全面加強。讀珠江三角洲產業結構變化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
【1】關于該區域產業結構變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圖中結構的變化,主要是發達國家產業轉移帶來的
B. 結構調整經歷了資金密集型產業向技術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的轉變
C. 環境污染程度越來越嚴重,產業結構調整面臨新的機遇
D. 由簡單的原料加工等低級形態向高科技產業等高級形態發展
【2】關于產業結構變化對區域發展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A. 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轉移產業,擴大了區域間經濟差異
B. 資源密集型產業的移入,可能會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不利影響
C. 產業移出地區會出現嚴重的失業問題,產業升級面臨困難
D. 產業的升級有利于解決本地區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就業壓力
【答案】
【1】D
【2】B
【解析】
【1】圖中產業結構的變化除了與發達國家產業轉移有關外,自身發展的需求也是產業結構調整的因素,A錯。從進程圖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地區產業結構經歷了由低級到高級,有勞動密集型到技術密集型的轉變,B錯、D對。隨著產業結構調整,環境污染問題得以緩解,C錯。故選D。
【2】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轉移產業,縮小了區域間經濟差異,A錯。資源密集型產業的移入,會加大資源開發力度,可能會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不利影響,B對。產業移出地區會出現嚴重的失業問題,有利于促進產業升級,C錯。產業的升級對于勞動力數量需求量減少,對于勞動力素質要求提高,不利于就業,D錯。故選B。
【方法總結】產業轉移的原因和影響
從本質上講,企業生產為了降低成本、擴大銷售市場、追求更高的利潤而進行產業轉移。影響國際產業轉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勞動力、內部交易成本、市場是影響國際產業轉移的三個主要因素。產業轉移可促進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發達國家或地區,原主導產業向國外轉移,可使國內的生產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導產業,為產業結構順利調整創造了條件。對發展中國家或地區,接受產業轉移,可加快本國或地區的經濟結構調整,縮短產業升級時間,加快工業化進程。國際產業轉移使各國可以根據自己的優勢條件發展相應的產業,從而促進國際產業分工和合,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產業轉移會給轉出區域和轉入區域的自然環境帶來深刻的影響。一方面,產業轉移改變了區域的地理景觀,如原來的鄉村變成度度工業化地區。另一方面,產業轉移伴隨著環境污染的轉移和擴散。伴隨產業轉移,就業機會也會由轉移國或地區轉移到轉移對象國或地區。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青藏高原與周圍同高度自由大氣之間存在著與陸地和海洋相似的熱力性質差異。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與周圍同高度自由大氣相比青藏高原近地面存在( )
①1月,冷低壓 ②8月,熱低壓、1月,冷高壓、8月,熱高壓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2】正確表示青藏高原與同高度自由大氣之間大氣運動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1月3~4日成都市(31°N,104°E)空氣質量較差,下圖是成都當時的空氣質量指數(AQI)變化圖,數值越高,污染越嚴重。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造成成都市3~4日空氣質量指數偏高的因素沒有
A. 大風揚沙 B. 交通工具 C. 工業生產 D. 家庭爐灶
【2】①表示的時間最可能是
A. 0時 B. 6時 C. 16時 D. 20時
【3】圖示時期,控制成都市的天氣系統最可能是
A. 冷鋒 B. 暖鋒 C. 低氣壓 D. 高氣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結合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某年青海省玉樹縣(96.7°E.33.1°N)發生里氏7.1級地震,震源深度約33千米。
材料二:我國大陸部分地殼厚度線圖。
(1)為探測莫霍面的情況,在下列四地同時進行了地震波的測定,最遲從莫霍面傳來地震波的是 ▲ (填字母)。
A.玉樹 B.成都 C.上海 D.北京
(2)掌握地震發生規律可有效減少危害,我們要了解青海省地球各圈層組成物質和結構特征,目前主要的研究依據是 ▲ ,其研究原理是 ▲ 。
(3)在地殼厚度線圈中,0千米表示 ▲ (面),根據我國大陸部分地殼厚度線可以推斷出,玉樹地震的震源(地震發生的地方)位于 ▲ (地殼、地;虻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區域地形圖(下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圖中山峰的海拔可能是
A. 499 m B. 2635 m C. 3299 m D. 1122 m
【2】圖示地區
A. 可能位于我國江南的低山丘陵地區
B. 如果發育有大河,干流大致流向東北
C. 是一個盆地,可以建成水庫
D. A處發育有小河流,大致向北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理想大陸自然帶分布圖”,回答下面小題。
【1】E處為適應當地氣候而形成的顯著自然環境特征是
A. 硬葉林 B. 磚紅壤
C. 斑馬、長頸鹿 D. 河流有明顯汛期
【2】 F、G屬于同一自然帶,但G處分布緯度較低,原因是G處
A. 有暖流流經 B. 受東南季風影響
C. 有寒流流經 D. 受東北季風影響
【3】理想大陸自然帶分布圖中的H自然帶在非洲南部分布范圍較小,原因是
A. 有寒流流經 B. 陸地面積狹小
C. 有暖流流經 D. 受山地阻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班牙是歐洲發達國家中發展水平相對較低的國家。西班牙阿爾梅里亞。ㄎ恢靡妶Da)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1956年當地勘探到深層地下水后,灌溉農業得到發展。1971年引入滴灌技術,日光溫室(不需人工增溫)快速普及,生產的蔬菜、瓜果等農產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歐洲發達國家。20世紀90年代以后,甲地溫室農業進入集溫室安裝維護、良種培育與供應、產品銷售、物流等為一體的集群式發展階段,產品出口量加速增長。圖b示意甲地最低氣溫和降水量的年內變化。
從氣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溫室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4年6月25日,在日出前可以看到金星與月亮相依相伴,即“金星合月”現象。讀太陽系部分區域圖,完成下列各題。
【1】天亮前后,東方地平線上有時會出現一顆特別明亮的“晨星”,人們叫它“啟明星”;而在黃昏時分,西方余暉中有時會出現一顆非常明亮的“昏星”,人們叫它“長庚星”,這兩顆星其實都指金星。圖中被人們稱作“啟明星”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地球是一顆特殊的行星,下列有關其特殊性的形成原因,敘述正確的是( )
A. 質量和體積小 B. 與太陽的距離適中
C. 自西向東繞太陽公轉 D. 溫度條件比d行星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