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地殼物質循環示意圖和地質構造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b、c、d中具有層理構造和化石特點的字母是________,包含花崗巖的字母是___________,圖中數碼①表示的_______作用。
(2)圖中乙處的地質構造是_________,其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___。丙處的地質構造是__________。
(3)圖中甲處在地貌上成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丙三處中最適宜建設地下隧道的是___________,該處適合建設地下隧道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db變質背斜從中心向兩翼巖層越來越新(巖層向上拱起),斷層向斜槽部受擠壓,巖層緊實,不易被侵蝕。乙處背斜構造中巖層,不易塌陷,不易積水。
【解析】
考查巖石圈的三類巖石的轉化、地質構造及應用,難度較低。地質構造在工程選址、找水、找礦等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1)根據示意圖判斷,a是噴出型巖漿巖,b為侵入型巖漿巖,d在侵蝕搬運堆積等外力作用下沉積為沉積巖,在地下高溫高壓的變質作用變成c變質巖。具有層理結構的是沉積巖d。花崗巖是侵入型巖漿巖b。圖中①是沉積巖變質為變質巖,故為變質作用。
(2)乙處巖層向上拱起,巖層從中心向兩翼越來越新,為背斜。丙處巖層斷裂并發生明顯位移,是斷層。
(3)甲處巖層向下彎曲,地貌表現為山地。巖層向下彎曲,中間受擠壓力,不易被侵蝕,谷地易受堆積,逐漸形成山嶺。
(4)根據圖示,甲為向斜,乙為背斜,丙是斷層。斷層巖層不穩定,不適宜修建隧道。甲是向斜,受擠壓力,易坍塌,不安全,不適宜修建隧道。乙處背斜巖層受張力作用,不易坍塌,安全;向上拱起的巖層,不易積水,適合修建地下隧道。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3:旅游地理〕
某景區從每年10月至次年5月,積雪連綿,年平均積雪厚度達2米,且雪質好,粘度高。該景區可謂遍地是景點,住宿一般是6一8人火炕,實行男女賓客分住,春節前后是其的旅游旺季,人滿為患。近年來,接游客投訴增多。下圖為該景區位置示意圖。
請就如何讓該景區旅游業健康發展給當地旅游建設和管理部門提出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地地質構造剖面圖”,回答下列小題。
【1】在a、b兩處采煤,最應該注意的安全問題分別是( )
A. 透水事故和井噴事故
B. 井噴事故和瓦斯爆炸
C. 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 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2】關于圖示地區地質地貌的說法,正確的( )
A. 乙、丙兩處地貌均由地殼運動形成
B. 乙處為背斜成谷
C. 丙處為斷塊山
D. 丁處為向斜成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時刻地球的太陽光照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圖示節氣為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2】該日A 地的正午太陽高度角為
A. 66°34′ B. 46°52′ C. 43°08′ D. 90°
【3】關于圖中各地的描述正確的是
A. 晝長B>A>D>C B. 自轉線速度D>A>B>C
C. 正午太陽高度角D>B>A>C D. 地方時B地早于D地
【4】從B 地向 D 地水平運動的物體,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將
A. 向左偏轉 B. 向右偏轉 C. 不會偏轉 D. 先右偏再左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題文)下圖為某日北京時間8:00時太陽照射地球情況(陰影區為夜,非陰影區為晝),分析完成下列要求
(1)在圖中用P標出太陽直射點的位置________。
(2)圖示時北京為_____月_____日。
(3)A、B、C三地比較,最先日落的是_________,次日最早迎來曙光的是______。
(4)D處的晝長是_____小時,此時太陽直射點的經度是_________,該日北京(39°54′N,116°E)的正午太陽高度角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旅游地理】 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2016年9月10日,第二屆全國全域旅游推進會在寧夏中衛市召開。國家旅游局宣布寧夏成為繼海南后全國第二個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區域內,以旅游業為優勢產業,通過對區域內經濟社會資源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優化提升,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社會共建共享,以旅游業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種新的區域協調發展理念和模式。
簡述寧夏大力推進全域旅游發展的資源優勢和重要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地貌景觀圖,完成下列小題。
【1】以上地貌屬同一外力作用為主形成的是( )
A. ①⑤
B. ②④
C. ③⑥
D. ④⑤
【2】地球表面千姿百態的地表形態是( )
A. 內力作用的結果
B. 外力作用的結果
C. 內、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D. 與內、外力共同作用無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從“南糧北運”到“北糧南運”,中國農業經歷千年形成的糧食產銷格局在最近的30年間被徹底改變了。下圖為中國糧食產銷格局示意圖。
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引起“南糧北運”向“北糧南運”轉變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城市化的地區差異 B. 全球氣候變化
C. 人口分布變化 D. 土地生產力差異
【2】影響東北地區成為我國最大商品糧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新品種、新技術廣泛應用 B. 高速鐵路的建設
C. 全球變暖、熱量條件改善 D. 人均耕地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鉀肥是農業三大肥料之一。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鉀肥消費國和進口國,已探明的鉀鹽源儲量約占全球總量的2%,鉀肥長期供給不足與耕地普遍缺鉀之間的矛盾十分突出。
察爾汗鹽湖,位于柴達木盆地南部,是一個以鉀鹽為主(占全國的97%),伴生有多種礦產的大型內陸綜合性鹽湖。1958年,我國開始在察爾汗鹽湖開發鉀鹽鉀肥工業,現已成了國內最大的鉀肥生產基地。近年來,鹽湖區開發與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行業有效結合,全力發展綠色、低碳的循環經濟。
(1)說明中國鉀肥緊缺的原因。
(2)分析我國最大鉀肥廠建在青海察爾汗的有利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