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是“地球自轉等線速度示意圖”,R、T在同一緯線上。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該區域所在的半球位置和緯度位置是
A. 南半球低緯度 B. 北半球中緯度 C. 南半球中緯度 D. 北半球高緯度
【2】R點地形最有可能是
A. 丘陵 B. 高原 C. 山地 D. 盆地
【答案】
【1】C
【2】C
【解析】試題分析
【1】主要考查了地球自轉線速度的變化規律,地球的線速度赤道最大,由赤道向南北南北兩側遞減,讀圖可知,圖中自轉線速度等值線,越往北,自轉線速度越大,說明越向北緯度越低,故應該位于南半球;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赤道線速度為1670km/h ,30度緯線線速度為1460km/h,根據圖中地球自轉線速度等值線的數值可知,該地緯度低于30°,屬于低緯度,故答案選C項。
【2】該題考查影響地球線速度的因素,緯度越低線速度越大,海拔越高線速度越大,R、T在同一緯線上,根據圖中地球自轉等線速度分布,R處線速度小于1600千米/小時、T處線速度大于1600千米/小時,根據緯度相同,地勢越高,自轉線速度越大;地勢越低,自轉線速度越小的規律判斷, R點的速度小,所以地勢較低,地形最有可能是盆地.故選D。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沿海城市人口達1 600萬,約60%居住在離市中心3千米的范圍內。城市人口54%居住在貧民窟。下圖示意該城市與大型商貿中心不同距離段的用地構成。據此完成下列單選題。
【1】影響該城市大型商貿中心區位的主導因素是( )
A. 工業 B. 行政中心
C. 海洋運輸和貿易 D. 居民人口密度
【2】該城市開發最充分的區域距離大型商貿中心( )
A. 0~8 km B. 9~16 km
C. 17~24 km D. 25~35 km
【3】該城市自市中心向外( )
A. 依次分布著商業區、居住區、工業區
B. 依次分布著商業區、工業區、居住區
C. 土地開發比例逐漸降低
D. 沒有形成明顯的功能分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日本1月等溫線和降水量分布圖,回答下列單選題。
【1】降水量圖例①②③的數值大小關系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③<②
【2】影響此時圖中等溫線彎曲的主要因素是( )
A. 太陽輻射、洋流 B. 太陽輻射、地形
C. 海陸位置、洋流 D. 海陸位置、地形
【3】關于日本氣候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比同緯度季風區的降水量季節變化小 B. 全部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
C. 冬季氣溫南北溫差比夏季小 D. 年降水量日本海沿岸多于太平洋沿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所示包括________級天體系統,中心天體是______________。
(2)“北京奧運星”位于小行星帶,與此相鄰的行星是②________,③________。與兩行星 比較,“北京奧運星”具有________小、________小的特點。
(3)“北京奧運星”繞日運行軌道的偏心率是0.19,說明八大行星與小行星繞日公轉的方向具有________性,而且繞日公轉軌道幾乎在一個_______上,說明其意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新生小李入學,從大門H出發按順時針方向勻速沿學校外緣走了一圈,手機計步器顯示走了3600步,計1800米(軌跡如下圖)。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小李出發的校門位于學校( )
A. 東側 B. 南側 C. 西側 D. 北側
【2】學校面積最接近( )
A. 18 000平方米 B. 20 000平方米
C. 200 000平方米 D. 360 000平方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所示國家人口稠密,森林覆蓋率為29%,讀圖完成下列單選題。
【1】關于該國自然環境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 該國地形以山地為主,地勢南高北低
B. 該國位于環太平洋地震帶,地震頻繁
C. 該國河流水量豐富,徑流量變化大
D. 該國多季節性河流,河水補給以冰雪融水為主
【2】關于該國經濟發展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該國經濟以傳統農牧業為主 B. 該國農業多分布在山麓的綠洲上
C. 該國適合發展登山旅游業 D. 該國北部農業以畜牧業和河谷農業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a、b、c表示不同階段的城鎮空間布局演化特征,①②③代表不同時期的城市功能區布局演化特征。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不同時期的城鎮空間布局與城市功能區布局對應正確的是
A. a—①、b—②、c—③ B. a—②、b—③、c—①
C. a—③、b—①、c—② D. a—②、b—①、c—③
【2】如果①②③代表資源型城市的功能區布局發展情況,則②時期該城市可能
A. 改進資源開采技術,加大資源開采量
B. GDP會隨著資源的枯竭而下降
C. 堅持經濟發展與資源利用、環境保護相協調
D. 第一產業的比重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西氣東輸主干道走向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A處的地形區名稱是______,西氣東輸工程、古絲綢之路及第二亞歐大陸橋均從此處經過,其自然地理原因是( )
A.河套平原 路程最短 B.寧夏平原 氣候適宜
C.河西走廊 地形平坦 D.柴達木盆地 物產豐富
【2】西氣東輸工程的中段B處發生了彎曲,比沿圖中的虛線走了很多彎路,其主要原因是( )
A.緩解陜、晉兩省的能源短缺 B.加快陜、晉兩省的能源外運
C.為保證供氣的可靠性,途經陜甘寧氣區 D.拉動陜甘寧地區的經濟發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