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工業4.0”時代,工人在生產過程中的重復性、標準性工作逐漸由機器人替代,工業能耗將會受到更多重視。下圖為我國2013~2015年各行業能源消耗狀況統計圖(單位:萬噸標準煤)。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工業4.0”沖擊最大的工業類型為( )
A. 技術導向型工業 B. 勞動力密集型工業
C. 動力導向型工業 D. 市場導向型工業
【2】從我國2013~2015年各行業能源消耗中可以看出( )
A. 能源消耗總量漲幅逐漸變大 B. 我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加快
C. 機械制造業開始關注節能減排 D. 制造業受“工業4.0”影響小
【答案】
【1】B
【2】C
【解析】
【1】“工業4.0” 由機器人替代部分工人工作,故“工業4.0”沖擊最大的工業類型為勞動力密集型工業,選B。
【2】從我國2013~2015年各行業能源消耗中可以看出能源消耗總量漲幅逐漸變小;我國的經濟增長速度減緩;機械制造業開始關注節能減排;制造業受“工業4.0”影響較大,據此選C。
“工業4.0”概念即是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或革命性的生產方法。該戰略旨在通過充分利用信息通訊技術和網絡空間虛擬系統—信息物理系統(Cyber-Physical System)相結合的手段,將制造業向智能化轉型。
“工業4.0”項目主要分為兩大主題,一是“智能工廠”,重點研究智能化生產系統及過程,以及網絡化分布式生產設施的實現;二是“智能生產”,主要涉及整個企業的生產物流管理、人機互動以及3D技術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的應用等。該計劃將特別注重吸引中小企業參與,力圖使中小企業成為新一代智能化生產技術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時也成為先進工業生產技術的創造者和供應者。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三類巖石相互轉化過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別是:A B C 。
(2)圖中箭頭所代表的作用分別是:① 作用,② 作用,③ 作用。
(3)圖中數字④所代表的物質是 。
(4)從巖漿到形成 ,又到 的產生,這個變化過程即是的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不同介質中地震波的傳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學家利用這一原理,根據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速度的變化探知地球內部結構。讀地球內部圈層結構示意圖,完成以下兩題。
【1】下列有關圖示內容的判斷正確的是( )
A. A表示巖石圈,由固體組成
B. B表示軟流層,位于上地幔頂部
C. M表示古登堡面
D. F、G表示地核,F由非固體物質組成
【2】下列有關地震波傳播速度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地震波向下傳播的過程中,波速一直在增加
B. 地震波中的橫波不能通過軟流層
C. M界面下縱波和橫波的傳播速度都明顯增加
D. 在N界面下橫波的傳播速度突然下降,縱波則完全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地球內部圈層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地震發生時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
A.地震通過地震波向外釋放出能量
B.地球的內能主要來源于太陽輻射
C.地震發生時,首先到達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橫波
D.發生在海洋中的強烈地震不會對人類產生危害
(2)圖中兩個不連續面A為________,B為________,地震波通過B界面時,波速變化有何特征?
(3)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圈層名稱:C________,D+E________,F+G________。
(4)自己設計圖例,并在圖中畫出巖石圈的范圍。
(5)如何推斷地球內部各圈層的物質是固態還是液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3:旅游地理)
普吉島是泰國最大的島,位于泰國西南方,旅游資源豐富,被稱為“安達曼海上的一顆明珠”,近年來成為中國游客喜愛的旅游勝地之一。下圖示意普吉島的地理位置。
為普吉島旅游設計合適的主題,并根據其地理環境特征,指出游客去普吉島旅游應攜帶的物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辮狀河三角洲是辮狀河推進到水體中形成的一種粗碎屑三角洲,其上發育有分漢河道、河岸、席狀灘等更小單元。下圖為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境內岱海(是一個典型的封閉式斷層構造內陸湖)一辮狀三角洲沉積模式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岱海現階段主要受到的外力作用有
①風力侵蝕 ②風力堆積 ③流水侵蝕 ④流水堆積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在圖中①處,每一次洪水宣泄
A. 沉積物顆粒為礫石 B. 沉積物顆粒為砂質沉積物
C. 砂質沉積物比礫石先沉積 D. 砂質沉積物比礫石后沉積
【3】若該辮狀三角洲近年來明顯縮小,則造成此現象最可能的原因有
A. 岱海附近耕地面積迅速擴大 B. 岱海流域農業實施節水措施
C. 岱海周邊植被破壞日趨嚴重 D. 岱海水嚴養殖業迅速發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圓弧abcd為某一緯線圈,O為圓心,a、c為晨昏線與該緯線圈的兩個交點,b、d分別為abc弧和adc弧的中點。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若圓弧abcd為北半球某一緯線圈,a地此時日出,∠aob=120°。下列關于圓弧abcd上各地的正確敘述是 ( )
A. 位于北半球低緯度
B. 該日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最大值
C. 該日白晝時間短于20°S上的各地
D. 該日太陽從東北方向升起
【2】若a地自轉線速度約為赤道上自轉線速度的一半,地方時比格林尼治時間早2小時,∠aoc=130°。則下列各地地理坐標可能為( )
A. a(30°E 30°N) B. c(160°E 60°S)
C. b(85°W 30°S) D. d(100°E 6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列向題。
(1)指出直射點移動路線上B、C、D三處的節氣名稱和所在的緯線名稱: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寫出∠α的度數和表示的含義以及存在的結果。
(3)直射點在C處的運動方向為向________(南或北),D處的運動方向為向 ________(南或北)。
(4)當黃赤交角變大時α的度數會________(變大或變小),溫帶的范圍會________(變大或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我國東北是日本海暖濕氣流與西伯利亞南下冷空氣經常交鋒區域。雙峰林場,位于黑龍江省東南部的牡丹江市張廣才嶺中段的深山老林里(如左圖),受山區小氣候影響,雪期長達7個月,積雪深達2米,號稱我國降雪量最大的地區,稱為“中囯第一雪鄉”。林場工人原來居住的小木屋叫做“木刻楞房”(如右圖)。木刻楞房是俄羅斯式典型民居,全為純木結構,斧刻而成,有梭有角,非常規范整齊。在全省實行封山育林天然林保護工程后,林場內的人們利用原有住所搞起了冰雪旅游。
材料二:【游記】木刻楞房,美輪美奐,宛如童話世界,它給人們以精致和恬靜的感受,產生一種磁力,獲得異國情調的美感。每當路過木刻楞房時,您會不得不去欣賞,或者要站在那里多看上幾眼,以飽眼福。
(1)分析雙峰林場成為中國雪鄉的自然地理原因。
(2)結合自然環境特點,簡述“木刻楞房”具有的優點,并說出“木刻楞房”在發展雪鄉旅游中的作用。
(3)說明雙峰林場經濟轉型的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