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我國國家級大型數據中心網絡,北以內蒙古為核心,南以貴州為核心。數據中心運營最大的支出項目是能源支出,主要為服務器用電和冷卻用電。自然制冷分為風冷和水冷,風冷機組通過風冷冷凝器與外界空氣換熱,利用風(空氣)換熱帶走熱量;水冷機組通過水冷冷凝器與冷卻塔提供的冷卻水換熱,利用冷卻水帶走熱量。機房溫度過高會影響設備的性能和壽命。水的三態變化會吸收或放出熱量。
材料二:內蒙古自治區簡圖和貴州省簡圖。
(1)簡析內蒙古和貴州大型數據中心主要自然制冷方式的差異。
(2)與貴州比較,簡述內蒙古建設大型數據中心的有利條件。
(3)闡述數據中心建設對貴州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利影響。
【答案】(1)內蒙古緯度較高,氣溫較低的時間長,自然制冷以風冷方式為主;貴州位于南方濕潤地區,水資源豐富,自然制冷以水冷方式為主。
(2)風能資源豐富、廉價;氣候干燥涼爽,數據中心可依靠自然降溫;地質相對穩定;區位條件優越,靠近京津、毗鄰8省;地形平坦開闊,有利于建設大型數據中心。(言之有理,酌情給分)
(3)大數據產業的引入帶動了貴州科技進步;促使大批高新技術人才的涌入;增加就業;利于貴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解析】
(1)自然制冷按冷凝器冷凝方式分為風冷和水冷。內蒙古大數據中心分布緯度較高,距冬季風源地近,氣溫較低的時間長,自然制冷以風冷方式為主。貴州大數據中心位于南方濕潤地區,水資源豐富,自然制冷以水冷方式為主。
(2)貴州地處我國西南地區,喀斯特地貌廣布,地形地質條件復雜,與貴州相比,內蒙古建設大型數據中心的有利條件有風能資源豐富、廉價;氣候干燥涼爽,數據中心可依靠自然降溫;地質相對穩定;區位條件優越,靠近京津、毗鄰8省;地形平坦開闊,有利于建設大型數據中心。
(3)大型數據中心的建設首先帶動貴州科技發展,同時帶動了經濟發展,具體是帶動了貴州科技進步;促使大批高新技術人才的涌入;增加就業;利于貴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GIS的數據存儲采用分層技術,即將地圖中的不同地理要素,存儲在不同的圖層中。下圖示意存儲同一區域不同信息的兩組GIS圖層。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將不同要素的圖層進行重疊,就形成不同的專題地圖。若要獲得地形對聚落及交通線分布影響的專題地圖,需要從圖中調用的圖層數分別是 ( )
A. 2個、2個B. 2個、3個
C. 1個、3個D. 1個、2個
【2】若利用上面的兩組GIS圖層進行造紙廠的選址,還應增加 ( )
①大氣污染圖層 ②區域規劃圖層
③水系分布圖層 ④礦產分布圖層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人口生育政策進行了動態調整(如下圖)。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我國人口生育政策調整與下列人口數據變化關系密切的是
①老年人口數量增加
②勞動人口比重降低
③人口死亡率升高
④人口遷移數量增加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2】我國人口增長模式逐漸向“三低”型過渡,影響我國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原因有
①平均初婚年齡降低
②生活富裕程度提高
③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
④育齡婦女比重提高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最佳的商業區位能使付租后凈利潤達到最大。讀某商業企業的地租、付租前利潤與城市中心距離關系曲線圖,回答下列各題。
【1】僅考慮利潤因素,該商業企業的最佳區位是( )
A. O B. M C. N D. P
【2】該商業企業最可能是( )
A. 建材批發業 B. 高檔服裝零售業
C. 日用品零售業 D. 通訊器材零售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太陽是地面能量的源泉。太陽輻射的時間和空間差異引起了地理環境的空間分布和春夏秋冬的循環變化。下表是海平面上太陽輻射日總量(×4.2焦/厘米2日),下圖是我國與全球總輻射量對比圖。分析圖和表,回答問題。
(1)在春分日,太陽輻射量的空間分布規律是 ;影響其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
(2)北緯90°在夏至日較南緯90°在冬至日獲得的太陽輻射日總量少73×4.2焦/厘米2日,為什么?
(3)我國東部的南方地區年太陽輻射總量為什么比全球同緯度地區平均值少?
(4)我國北緯30°東部與西部地區年太陽輻射總量差異懸殊,但為什么東部地區年平均氣溫較西部高得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漫畫《如此汲水》,完成下面小題。
【1】圖示漫畫主要說明( )
A. 井越深,水質越好
B. 水有多深,植被根系就能扎多深
C. 過度抽取地下水,會導致地下水水位下降
D. 干旱地區地下水資源也很豐富
【2】植被對自然地理環境具有明顯的適應性特征,我國西北內陸荒漠化地區植被不具有的特征是( )
A. 發達的根系 B. 肥厚的肉質莖
C. 厚的角質層 D. 較大的葉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澳大利亞年降水量(單位:mm)分布圖”(甲圖)和“局部地區農業類型分布 圖”(乙圖),回答下列問題。
(1)養羊業對應的農業地域類型是大牧場畜牧業,圖示地區發展該農業地域類型的有利條件有哪些。
(2)小麥一綿羊業對應的農業地域類型是混合農業,簡述其生產模式的主要優點。
(3)說出乙圖所示地區發展農牧業生產的限制性因素,并提出一條解決問題的合理化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土壤在水和風力等外力作用下被破壞、剝蝕、搬運的過程,稱作土壤侵蝕。讀印度土壤侵蝕 強度空間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
A. 海拔、降水量 B. 土質、地形
C. 降水量、地形 D. 風力、海拔
【2】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
①平整土地,大力發展種植業②將坡耕地改為水平梯田,減輕水土流失 ③造林種草等生物工程措施 ④進行大規模生態移民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4分)分析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馬賽人是東非最著名的一個游牧民族。馬賽人一年中的游牧路線的最南到坦桑尼亞的多多馬(6°10′23″S),最北到肯尼亞的基塔萊(1°01′N)(如圖)。近年來,肯尼亞、坦桑尼亞政府在馬賽人游牧區內建立多個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并以馬賽人在保護區中過度放牧、對野生動物造成威脅的理由要求其搬離保護區,馬賽人生存環境面臨著巨大壓力。
(1)簡述馬賽人游牧區的位置和地形特征。(8分)
(2)馬賽人一年中的游牧路線是怎樣變化的?試分析其原因。(10分)
(3)近年來,肯尼亞和坦桑尼亞政府鼓勵馬賽人從事定居農業生產;但也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馬賽人應該守護原始傳統,堅持游牧生產方式。你贊同哪一種生產方式?闡述你的理由。(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