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昌平草莓,北京市昌平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該區在種植草莓時采用黑色地膜覆蓋的方法,使產品質量優異。昌平草莓在周邊地區享有盛譽,并遠銷香港、新加坡等地。完成下面小題。
【1】昌平區位于北緯40附近,這一緯度帶是國際公認的草莓最佳生產帶。 下列不屬于該緯度帶上的優質農產品是
A. 優質牛奶 B. 咖啡 C. 葡萄酒 D. 枸杞
【2】昌平草莓能遠銷新加坡、香港主要是因為
①自然環境改變 ②交通條件改善 ③市場需求量大 ④保鮮技術提高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中國紡織業積極地邁向國際、布局全球。除了海外產能的加速擴展,紡織企業的海外投資形式也越來越多元。2016年4月山東某紡織集團完成了對法國某時尚服裝集團的收購。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中國紡織業全球布局的根本目的是
A. 充分利用國外的先進技術 B. 提升在全球產業鏈中的位置
C. 增加國外紡織品的進口 D. 大大降低市場營銷成本
【2】山東某紡織集團收購法國時尚服裝集團不能
A. 擴大市場增加收益 B. 增加國內原料銷售
C. 降低時尚服裝品牌價值 D. 提高服裝設計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深圳特區成立37年來,面積由327.5平方千米增長到1997平方千米,實際管控人口由30萬迅速增長到2100萬,2015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7503億元,成為世界大都市。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來深圳的大多數是勞動人口,且年齡偏輕,給深圳的發展帶來活力和動力,同時也會使得( )
A.城市住房建設與人口增長同步發展
B.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快,特別是重特大疾病診治水平高
C.社會福利待遇差別減小
D.人口與公共服務配套失衡
(2)深圳作為全球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機器人產業迎來爆發,2016年以來“機器人換人”發展迅速,大幅度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促使深圳( )
A.第三產業規模擴大
B.第二產業規模減小
C.人口合理容量暴增
D.環境人口容量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俄羅斯摩爾曼斯克市(33°E,69°N)使用莫斯科時間(東三區)。2017年1月10日,該市居民迎來了近年的第一黎明,日照時間僅為34分鐘。這一天,W市和S市分別于當地時6時52分、4時53分同時日出。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當日,摩爾曼斯克市的日出時間大約為當地時間( )
A.0時17分
B.11時43分
C.12時31分
D.23時43分
(2)推測摩爾曼斯克市極晝結束后首次日落的日期,可能是( )
A.6月22日
B.7月22日
C.12月1日
D.12月22日
(3)S市位于W市的( )
A.西北方向
B.東北方向
C.東南方向
D.西南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中國淘寶第一村”之稱的浙江義烏青巖劉村,本地人口只有 2000 人,外來人口高達 1.5 萬人。該村毗鄰馳名中外的義烏百貨批發市場,村子靠近貨運市場。在青巖劉村,物流、網絡、包裝、招工以及第三產業都逐漸形成了產業集聚效應。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青巖劉村能發展成為成功的“淘寶村”,下列關于其因素的說法合理的是
A. 工農業發達,農業產品較豐富 B. 臨鐵路和機場,交通非常便利
C. 產業集群效應,節省相關成本 D. 網絡速度較快,客戶滿意度高
【2】西部地區“淘寶村”發展相對滯后,重慶某遠郊區縣欲發展有一定規模的“淘寶村”,當地政府目前側重采取的措施不應該是
A. 加強交通、物流、通信的基礎設施建設 B. 打造良好生態環境,建設綠色食品基地
C. 樹立品牌,生產多層次、多品種的商品 D. 發展海外購,力主商品向國外網絡營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3月19日20:30~21:30,“地球一小時”再次來臨,它引發全球城市、企業和個人的自愿參與,全球上萬座城市,數千萬人參與了世界自然基金會發起的“地球一小時”熄燈活動。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該活動的主旨是( )
A. 節約用電 B. 觀察星空
C. 宣傳環保 D. 紀念愛迪生
【2】為了使環境保護的內容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最具廣泛意義的是( )
A. 開展廣泛的國際合作
B. 提倡廣泛的公眾參與
C. 保護社會經濟穩定高速發展
D. 政府制定一系列相關法律、法規
【3】有關環境管理對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環境管理的對象包括三個層次,即個人、團體和政府
B. 企業具有雙重身份
C. 個人的約束方向包括建立綠色消費觀念,反對無節制地高消費等
D. 不同的歷史時期,政府頒布的環保法律差別不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東北地區大量人口遷出。據據計,2010-2015年東北三省人口凈遷出約24萬人。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近年來,東北地區人口外遷的主要原因是當地
A. 氣候條件惡化 B. 人口容量減小
C. 經濟增速下降 D. 政府鼓勵外遷
【2】東北地區人口外遷的主要方向是
A. 京津冀 B. 新疆 C. 海南 D. 京滬深
【3】東北地區人口長期凈遷出會導致
A. 養老負擔加重 B. 環境承載力提高
C. 生育水平上升 D. 城市化水平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題文)閱讀以下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資料:據有關部門統計,1984年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9485萬人,到1994年上升到2億人,2000年這一數字已增長到約3億人。據估計這些人口中到少有四分之一以上涌入了大中城市。
(1)分析農村剩余勞動力涌入大中城市的拉力因素。
(2)農村剩余勞動力涌入大中城市可能會給農村帶來哪些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東北松子,主產于長白山和小興安嶺林區。吉林省東南部梅河口市的松子仁產業起步于上世紀70年代末,土產站采購松子,交給農民加工成松子仁,回收出口,到90年代末,加工設備不斷更新,一些企業到蒙古、俄羅斯等地大量收購松子,成為“亞洲最大的松子集散地”,近年來,松子企業積極探索深加工,推出飲料、日用品、保健品等200多個產品,遠銷俄羅斯、東南亞等地,同時,一些松子企業栽種紅松林,以彌補松子被人類食用后對食物鏈的影響,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1】70年代末,梅河口松子仁產業發展的優勢在于
A. 松子產量大 B. 勞動力廉價 C. 交通便利 D. 政策支持
【2】【2】有助于梅河口市在90年代末成為“亞洲最大的松子集散地”的原因
①鄰近國際松子產地 ②立足長白山地產天然物產紅松子資源
③機械化程度高 ④加工工人數量多,經驗豐富 ⑤加大科技投入,延長產業鏈
A. ①②④ B. ③④⑤ C. ①③⑤ D. ②③⑤
【3】【3】近年來,一些松子加工企業開始參與紅松林造林活動的目的是
A. 增加松子產量 B. 保護紅松資源
C. 開發松子品種 D. 恢復土壤肥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