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借鑒魯爾區發展經驗,下列符合我國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措施的有
A. 加大投資力度,發展原有傳統產業
B. 將高污染、高能耗工業從遼寧分散到黑龍江生產
C. 治理環境污染,美化環境
D. 增加農民投入,提高第一產業比重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6月5日為第46個世界環境日,中國的主題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2017年世界環境日的中國主題體現的人地關系思想是
A. 崇拜自然 B. 改造自然 C. 征服自然 D. 人地和諧
【2】下列最能詮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是
A. 倡導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B. 全面封山育林,保護生態環境
C. 發展生態旅游和特色產業 D. 大力開發水能和發展水產養殖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英國古文明研究作家葛瑞姆·漢卡克在《上帝的指紋》中寫道:“黃赤交角會發生周期性的變化,這個周期是41 000年,交角改變在22.1°到24.5°之間,準確性和可預測性不亞于瑞士鐘表。”這個周期變化早在1911年巴黎國際天文歷大會上就已經公布了。
(1)若此角度變為24.5°,太陽直射的范圍將會如何變化?
(2)若此角度變為0°或90°后,地球將怎樣繞日公轉,太陽直射點還有沒有回歸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目前,進出西藏的旅客以航空為主要交通選擇的原因有( )
A. 青藏高原地表起伏大,陸地交通線的建設難度大
B. 地域廣大、聚落稀疏、行程時間長、中途交通點少、行程不便
C. 氣候終年寒冷,風大,空氣稀薄,行程不安全因素多
D. 降低高原反應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地球的熱量收支狀況,表述正確的是
A. 地球不斷吸收太陽輻射,結果終將變得越來越熱
B. 高緯地區接收的太陽輻射少于其支出的長波輻射,高 緯地區將變得越來越冷
C. 高緯地區熱量的收入少于支出,但因溫室效應的作用,高緯度地區并不會越來越冷
D. 由于大氣環流和洋流的作用,低、高緯度地區間不斷進行熱量交換,地球熱量收支總體處于平衡 狀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環境保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電池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有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消耗的干電池達到100億支以上,占全球的三分之一。隨著電池消費量的增加,廢舊電池產生的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受到人們重視。普通電池中的主要成分有鐵、錳、鋅,部分低質量電池還有隔、汞等劇毒的重金屬元素。
說出廢舊電池對環境的危害,并從政府、企業、個人角度提出減輕廢舊電池污染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黃河流域勞動人民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如:驚蟄,標志著仲春時節的開始,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而霜降意味著冬天即將開始,天氣漸冷,黃河流域出現初霜,大部分地區的麥類播種已完成。結合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1】我國東北地區的實際物候狀況
A. 比驚蟄提前、比霜降錯后 B. 比驚蟄錯后、比霜降提前
C. 比驚蟄錯后、比霜降錯后 D. 比驚蟄提前、比霜降提前
【2】諺語“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常用于表示氣溫下降速度加快的現象,產生該現象的原因是
A. 極地高壓不斷增強,冷空氣活動頻繁,降溫顯著
B. 由于天氣晴好,夜晚地面輻射增強,一夜冷過一夜
C. 冬季風增強,冷空氣不斷南下,帶來多次降溫
D. 此季節多氣旋活動,多降水天氣,使氣溫不斷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太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恒星,地球上的許多現象與太陽密切相關。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面小題。
【1】太陽給地球帶來無限生機。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煤炭、石油等礦物燃料蘊含的能量是地質歷史時期生物固定以后積累的太陽能
B. 植物光合作用所產生的有機物是人類各種食物的來源
C. 太陽能是地球上水循環和大氣運動的主要動力
D. 地球上季節的變化與太陽活動有關
【2】劇烈太陽活動產生的太陽風吹襲地球,可能引起( )
A. 人口遷移加快 B. 風力電廠增產 C. 生活耗能降低 D. 衛星導航失效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