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形成風的直接原因是( )
A. 高低緯度間的熱量差異 B. 空氣的上升與下沉
C. 地球自轉偏向力 D. 水平氣壓梯度力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某高中學生在某日中午前后,進行地理課的研究性學習活動。他們利用一根標桿,每隔1小時測量一次桿影的長度,并將測量結果繪制成示意圖(X下圖)。據此判斷下面小題。
【1】測量的日期最可能是
A. 3月21日 B. 6月22日 C. 9月23日 D. 12月22日
【2】依據上述日期判斷,該高中學校最可能位于
A. 北京市(40°N、116°E) B. 海南省海口市(20°N、110°E)
C. 廣東省汕頭市(23°N、116°E) D. 云南省昆明市(25°N、103°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區域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示區域最可能位于我國的 。
A.湖北省 B.河北省 C.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D.廣東省
(2)從圖中氣候資料來看,此地為 氣候,最冷月與最熱月的溫差超過 ℃,此地氣候類型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3)冬春季節,形成該地沙暴的天氣系統是 。
(4)在風力、流水、冰川、海浪四種外力中,圖示地區受A: 作用和B: 作用明顯。這兩種外力不僅影響圖示地區,而且對我國的廣大地區都有影響。它們的侵蝕和沉積作用塑造了我國多樣的地表形態。結合所學知識,分別寫出兩種在它們作用下形成的典型沉積地形。A: ;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區域簡圖,完成下列要求。
(l)指出圖中綠洲的分布特點。
(2)分析該區域自然地理環境特征。
(3)分析該區域主要生態環境問題及其主要人為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板塊構造學說認為( )
A. 地殼被構造帶分割成六大板塊 B. 大陸板塊和海洋板塊擠壓常形成海溝
C. 大陸板塊互相擠壓常形成大裂谷 D. 板塊運動是內力作用的表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國際慢城”是一種具有獨特地方感的宜居城鎮模式,要求人口在5萬人以下、環境質量好、提倡傳統手工業、無快餐區和大型超市等。下圖為“國際慢城”椏溪鎮的大山村土地利用今昔對比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與“國際慢城“要求相符合的生產、生活方式是( )
A.騎單車出行B.經營手工業作坊
C.去速食店就餐D.建大型游樂場
【2】大山村在成為“國際慢城”前后,產業結構的變化是( )
A.從傳統農業到現代農業
B.從種植業到種植業與服務業相結合
C.從水稻種植業到商品谷物農業
D.從較單一的農作物到多種經濟作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埃及沙漠廣布,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尼羅河谷地和三角洲,首都開羅人口約1800萬,是埃及政治、經濟、文化中心。2015年3月,埃及宣布在開羅以東的沙漠地區興建新首都。新首都作為政治中心,規劃容納500萬居民,提供175萬個長期工作職位。下圖為埃及略圖。據此完成以下問題。
【1】推測埃及興建新首都的首要目的是( )
A.平衡地區發展 B.提升國家形象
C.分散開羅人口 D.吸引國家投資
【2】與開羅以北地區相比,在開羅以東地區建設新首都的優勢條件是( )
A.農業發達B.用地充足
C.基礎設施完善D.交通便利
【3】埃及新首都提供的長期工作職位,所屬的主要部門為( )
A.農業B.制造業
C.建筑業D.服務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各小題
材料一:下圖為敘利亞及周邊國家示意圖
材料二:敘利亞領土面積18萬平方千米,人口2000多萬。20世紀末成為中等收入國家。農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重要位置,出口棉花與小麥。石油、天然氣、磷酸鹽等礦產資源比較豐富。工業基礎薄弱,僅采掘、水電和初級加工業(紡織、食品、皮革、建材和煙草等)發展較好。
材料三:難民是人口遷移的特殊形式。2011年以來尤其是2015年IS完全控制敘利亞北部和伊拉克西北大部分地區后,民眾紛紛逃離本國。
(1)敘利亞氣候類型主要有兩種,以圖中虛線為界,A所在區域是________氣候,B所在區域是________氣候。敘利亞地形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
(2)與波斯灣沿岸的沙特、伊拉克、科威特等國相比,敘利亞油氣儲量和產量相對較低,但本國油氣管線“貫穿東西、聯陸通海”,十分發達。敘利亞油氣管線發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簡要分析最大海港拉塔基亞發展棉紡織工業的地理條件。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