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11年1月12日9時19分在南黃海發生5.0級地震,雖然震源距上海約320公里之遙,但上海市民仍普遍有震感。完成下列各題:
地震發生時海地(西五區)所在區時是
A.12日22時19分 B.12日20時19分
C.11日20時19分 D.11日4時19分
下列有關地震波說法正確的是
A.地震波經過莫霍界面時速度陡降
B.橫波經過古登堡界面速度為零
C.縱波經過古登堡界面速度變快
D.橫波只能通過固體,橫波速度快于縱坡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河南鄭州第四中學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12年11月8日0時35分在危地馬拉附近海域發生7.3級地震,震中地理坐標為(14°N、92°W),震源深度30千米。據此完成題。
【小題1】地震發生時,危地馬拉下列景象可信的是
A.晨曦初現,村莊內升起裊裊炊煙 | B.香蕉園內,閃現著農民忙碌的身影 |
C.夕陽西下,漁民們滿載而歸 | D.在海灘上,旅游者欣賞點點繁星 |
A.地處北美洲,經濟發達 | B.地處熱帶,以水稻種植業為主 |
C.人口增長緩慢,老齡化現象突出 | D.瀕臨太平洋,漁業資源豐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屆江蘇省灌南高級中學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1分)
材料一: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11年10月29日02時54分在秘魯附近海域(南緯14.5°,西經76°)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約30.0公里。
材料二:秘魯附近海域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圖。
(1)地震震源位于 層以上的巖石圈。秘魯位于 地帶,屬地震多發國家。(2分)
(2)秘魯沿岸的自然帶主要為 ,其分布特點有 。這種分布特點屬于自然地理環境的 地域分異現象,其主要影響因素有 、 。(5分)
(3)每隔2-7年,秘魯沿岸都會發生 現象,該現象發生時東南太平洋海區水溫 ,沿岸荒漠地區出現 災害。該現象不僅給秘魯帶來災害,而且還會殃及世界其他地區,這反映了地理環境的 特征。(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吉林省長春二中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閱讀下面圖文材料回答有關問題。(18分)
資料一:太平洋中的甲、乙兩島國示意圖
【小題1】根據資料一,比較甲、乙兩國的地理位置特征。(5分)
【小題2】讀甲國降水量分布圖,一月降水量從西向東減少,簡述此種降水量分布現象的形成原因。(6分)
資料二 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11年2月22日7時51分在乙國南島(南緯43.4°,東經172.7°)發生6.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小題3】地震發生時,乙國當地區時(東十二區)為 (1分)
A.2月21日11時51分 | B.2月22日3時51分 |
C.2月22日11時51分 | D.2月23日3時51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屆江蘇省南通市高三第一學期期末調研測試地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4分)
材料一: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11年10月29日02時54分在秘魯附近海域(南辟 14.5°,西經76.0°)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約30.0公里。
材料二:秘魯附近海域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圖(圖10)。
(1)地震震源位于 ▲ 層以上的巖石圈。秘魯位于 ▲ 地帶,屬地震多發國家。
(2)秘魯沿岸的自然帶主要為 ▲ ,其分布特點有 ▲ 。這種分布特點屬于自然地理環境的 ▲ 地域分異現象,其主要影響因素有 ▲ 。
(3)試評價秘魯沿岸地區發展農業的自然區位條件。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江蘇省蘇錫常鎮四市高三下學期教學情況調研地理試卷(二)(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各題。(共11分)
材料一: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13年3月27目10:03在臺灣南投(24°N,121°E)發生6.5級地震,震源深度8公里。東南沿海各省多有震感。
材料二:下圖為“臺灣島年日照時數分布情況示意圖”
材料三:近年來,臺灣農業在產業結構調整時已將水果業作為主要發展產業,其規模和產值幾乎占到60%一70%。巨峰葡萄、梨、木瓜、荔枝、石榴、芒果、龍眼、文旦柚等水果大量涌入大陸市場。
(1)與臺灣隔海峽相望的省份簡稱是 。臺灣是世界上地震多發地區,其主要原因是 。(2分)
(2)描述圖14中臺灣島年日照時數的分布規律是 。臺灣主要鹽場分布在島嶼 側。試分析其原因 。(5分)
(3)兩岸三通以后,臺灣省大量水果進入祖國大陸市場。試分析臺灣水果品種豐富的自然條件。 (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