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區域工業化與城市化是兩股相互促進的力量。下面是我國區域城市化的幾種模式;卮鸶黝}。
模式一:小商品經營 → 個體私營企業 → 工業化 → 城市化
模式二:大城市擴散 → 鄉鎮企業發展 → 工業化 → 城市化
模式三:沿邊開放 → 邊貿發展 → 城市化
模式四:森林、礦產資源開發 → 國有大中型企業建立 → 工業化 → 城市化
四種模式中,以政策為動力推進城市化的是
A.模式一 B.模式二 C.模式三 D.模式四
下列地區中符合模式四的是
A.蘇南地區 B.浙江溫州 C.云南德宏 D.東北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屆江蘇省高二學業水平測試考前練習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區域工業化與城市化是兩股相互促進的力量。下面是我國區域城市化的幾種模式。回答各題。
模式一:小商品經營 → 個體私營企業 → 工業化 → 城市化
模式二:大城市擴散 → 鄉鎮企業發展 → 工業化 → 城市化
模式三:沿邊開放 → 邊貿發展 → 城市化
模式四:森林、礦產資源開發 → 國有大中型企業建立 → 工業化 → 城市化
1.四種模式中,以政策為動力推進城市化的是
A.模式一 B.模式二 C.模式三 D.模式四
2.下列地區中符合模式四的是
A.蘇南地區 B.浙江溫州 C.云南德宏 D.東北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福建省模擬題 題型:單選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以下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2007年12月,中部兩大城市群——武漢城市圈和長株潭城市群被國家批準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以下簡稱“兩型社會綜改區”)。武漢城市圈是湖北省人口、產業、城市最為密集的地區,2006年GDP總額占全省的61.3%。湖南省長沙、株洲、湘潭三市各相距不超過50千米,在湘江兩岸成“品”字形排列。近年來,世界500強企業有32家落戶“長株潭”。
材料二 中部兩大城市群示意圖。
材料三 2005年中部兩大城市群中心城市主要經濟指標比較。
中心城市 | GDP總量(億元) | 增長率(%) | 首位度 |
武漢 | 2238 | 14.7 | 6.21 |
長沙 | 1520 | 14.9 | 2.89 |
(注:中心城市的首位度是衡量經濟圈的重要指標,它以經濟圈內經濟總量第一的中心城市與第二位的城市的比值來衡量。首位度越高,說明中心城市的聚集與輻射功能越強,該經濟圈的發展規模和經濟效能也就越大)
(1)中心城市首位度最高的城市群(圈)是________,該城市群內中心城市較其他城市經濟規模________,城市群內部經濟發展________;在中部兩大城市群中,有“火車拉來的城市”之稱的是________。
(2)分析中部兩大城市群共同的區位優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