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船舶航行 | B. | 海洋上的氣旋活動 | ||
C. | 海陸間熱力差異 | D. | 海面受熱不均 |
分析 亞洲地處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東部,面對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由于海陸性質的巨大差異,冬季亞洲大陸北部成為冷空氣的聚集地,氣壓高,冷空氣自高壓中心區向四周輻散;夏季陸地增溫迅速,氣壓低,而海洋氣壓相對較高,暖濕空氣從海洋吹向大陸.因此就形成了典型的季風氣候.
解答 解:北宋蘇東坡《船舶風》詩中有,“三時已斷黃梅雨,萬里初來船舶風”之句.在詩引中他解釋說:“吳中(今江蘇的南部)梅雨既過,颯然清風彌間;歲歲如此,湖人謂之船舶風.是時海舶初回,此風自海上與舶俱至云爾.”詩中的“黃梅雨”又叫梅雨,是陽歷六月至七月初長江中下游的連綿陰雨.“三時”指的是夏至后半月,即七月上旬.蘇東坡詩中提到的七月上旬梅雨結束,而東南季風到來的氣候情況,和現在的氣候差不多. 詩中提到的“船舶風”(東亞季風)形成的原因是海陸間熱力差異.
故選:C.
點評 本題難度較小,主要考查了海陸分布對氣候的影響,理解即可.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位于大西洋沿岸,是亞歐板塊與美洲板塊 交界處 | |
B. | 處在地中;鹕綆 ,是板塊的生長邊界 | |
C. | 位于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 交界處,地殼活躍 | |
D. | 來自下地幔深處的巖漿沿巖石縫隙噴出地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地吹西南風 | |
B. | b地氣溫升高,氣壓降低 | |
C. | c地 天氣為大風、降溫、并有出現暴雨 | |
D. | d地將出現連續性降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洋流①對沿岸氣候有降溫減濕作用 | B. | 洋流②為暖流 | ||
C. | 洋流③對沿岸氣候有增溫增濕作用 | D. | ④處漁場成因為寒暖流交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國家政策、經濟發展狀況 | B. | 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環境 | ||
C. | 國土面積、人口自然增長率 | D. | 產業結構、交通運輸狀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月28日11點 | B. | 2月29日5點 | C. | 3月1日5點 | D. | 3月1日4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