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因素中,利于使地球上形成具有適合生物生存的溫度條件的是
A.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適中 | B.太陽日的時間不太長 |
C.正午太陽高度的季節變化 | D.晝夜長短的季節變化 |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3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練習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據不完全統計,現在全國各地各類開發區有4000多個,經國家批準的只有200多個,省級人民政府批準的有1000多個,那么另外的都屬于違規建設,現在全國各類開發區規劃面積已達3.6萬平方千米,已超過了我國現有城鎮的建設用地面積。分析材料,聯系實際,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小題。
【小題1】開發區成為不少城市經濟發展的主要增長點,它的形成屬于 ( )
A.城市、城鎮功能上的分化帶動城市、城鎮形態上的變化造成的 |
B.工業之間相互聯系形成向心力所集聚的必然結果 |
C.屬于城市化過程中的必然結果 |
D.屬于行政因素作用的結果 |
A.城市地域的主動擴張,有利于城市化的發展 |
B.開發區的有計劃的招商引資、工業結構的合理規劃、企業的不斷發展,可以創造好的經濟效益,并且可以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 |
C.開發區使農業土地變為工業用地,可以增值 |
D.城市的發展需要新的經濟增長點,建了開發區,可以提高城市的地位 |
A.城市規模的擴大有利于城市結構的調整,從而使城市經濟結構得到調整,所以,建開發區是正確的 |
B.城市的發展同城市的規模是相適應的,所以城市的規模擴大,城市必然會得到好的發展 |
C.在一定的條件下,合理合法地建立開發區,使城市規模擴大,有利于城市經濟的發展 |
D.所有的開發區都應當予以消除,因為占用了農民大面積的耕地,不利于農業的發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2012學年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閱讀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①三峽庫區地質地貌復雜,地表土層貧瘠,保土保水能力極差,生態環境先天脆弱。多年來,由于這一地區人口暴漲和不合理的經濟行為,使這一地區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森林減少,植被下降,水土流失:環境污染等問題十分嚴重。以庫區秭歸縣為例,全縣40萬畝耕地中,25度以上的坡耕地高達12萬畝;占30%:全縣坍塌滑坡多達500多處,干旱、山洪、大風災害年年都有。
②三峽移民安置的難點在于農村移民的安置,然而,庫區的土地資源卻恰恰非常不利于大農業后靠安置移民。以淹沒各類土地達6.6萬畝的云陽縣為例。云陽縣土地資源的特點是:農耕地少;非耕地多;水田少,旱地多;平地厚地少,坡地薄地多;成片地少,零星地多,另外,三峽工程所淹沒的4.82萬畝耕地雖然只占全縣耕地面積的4.8%,但淹沒的卻多是江河谷地經過上百年開墾出來的良田好地,受淹后庫區四周所剩的荒山草坡大多山高坡陡,土地瘠薄,水源缺乏,交通不便。在八年移民試點中曾在云陽投資1736萬元開發土地1.76萬畝,但其中多數耕地都因質量很差,又缺乏必要的配套設施(如水源、交通等),而無法發揮真正的安置效益。由于庫區多數地方經濟基礎薄弱,不僅很少有大型企業,而且現有的中小企業也嚴重虧損。同時,由于農村移民的生產技能較低,真正能自謀職業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
【小題1】閱讀材料分析三峽庫區環境人口容量低的自然方面原因有哪些?
【小題2】三峽庫區環境人口容量低的社會經濟方面原因有哪些?
【小題3】該地區農業生產從其投入上看屬于__________密集型農業,農產品商品率________(填高或低)
【小題4】該地區農業普及推廣機械化的限制性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3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據不完全統計,現在全國各地各類開發區有4000多個,經國家批準的只有200多個,省級人民政府批準的有1000多個,那么另外的都屬于違規建設,現在全國各類開發區規劃面積已達3.6萬平方千米,已超過了我國現有城鎮的建設用地面積。分析材料,聯系實際,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小題。
1.開發區成為不少城市經濟發展的主要增長點,它的形成屬于 ( )
A.城市、城鎮功能上的分化帶動城市、城鎮形態上的變化造成的
B.工業之間相互聯系形成向心力所集聚的必然結果
C.屬于城市化過程中的必然結果
D.屬于行政因素作用的結果
2.合理的開發區有利于當地經濟的發展,其原因主要是 ( )
A.城市地域的主動擴張,有利于城市化的發展
B.開發區的有計劃的招商引資、工業結構的合理規劃、企業的不斷發展,可以創造好的經濟效益,并且可以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
C.開發區使農業土地變為工業用地,可以增值
D.城市的發展需要新的經濟增長點,建了開發區,可以提高城市的地位
3.開發區的建設會占用相當大面積的土地,從而造成了城鎮、城市規模的變化,關于這種變化的評論,下列合理的是 ( )
A.城市規模的擴大有利于城市結構的調整,從而使城市經濟結構得到調整,所以,建開發區是正確的
B.城市的發展同城市的規模是相適應的,所以城市的規模擴大,城市必然會得到好的發展
C.在一定的條件下,合理合法地建立開發區,使城市規模擴大,有利于城市經濟的發展
D.所有的開發區都應當予以消除,因為占用了農民大面積的耕地,不利于農業的發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4屆浙江省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閱讀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①三峽庫區地質地貌復雜,地表土層貧瘠,保土保水能力極差,生態環境先天脆弱。多年來,由于這一地區人口暴漲和不合理的經濟行為,使這一地區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森林減少,植被下降,水土流失:環境污染等問題十分嚴重。以庫區秭歸縣為例,全縣40萬畝耕地中,25度以上的坡耕地高達12萬畝;占30%:全縣坍塌滑坡多達500多處,干旱、山洪、大風災害年年都有。
②三峽移民安置的難點在于農村移民的安置,然而,庫區的土地資源卻恰恰非常不利于大農業后靠安置移民。以淹沒各類土地達6.6萬畝的云陽縣為例。云陽縣土地資源的特點是:農耕地少;非耕地多;水田少,旱地多;平地厚地少,坡地薄地多;成片地少,零星地多,另外,三峽工程所淹沒的4.82萬畝耕地雖然只占全縣耕地面積的4.8%,但淹沒的卻多是江河谷地經過上百年開墾出來的良田好地,受淹后庫區四周所剩的荒山草坡大多山高坡陡,土地瘠薄,水源缺乏,交通不便。在八年移民試點中曾在云陽投資1736萬元開發土地1.76萬畝,但其中多數耕地都因質量很差,又缺乏必要的配套設施(如水源、交通等),而無法發揮真正的安置效益。由于庫區多數地方經濟基礎薄弱,不僅很少有大型企業,而且現有的中小企業也嚴重虧損。同時,由于農村移民的生產技能較低,真正能自謀職業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
1.閱讀材料分析三峽庫區環境人口容量低的自然方面原因有哪些?
2.三峽庫區環境人口容量低的社會經濟方面原因有哪些?
3.該地區農業生產從其投入上看屬于__________密集型農業,農產品商品率________(填高或低)
4.該地區農業普及推廣機械化的限制性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北京市總人口數量在2006年已經突破1700萬,其中流動人口數量510萬,約占總人口數的三分之一。目前,北京的人口增長給環境、資源以及交通帶來巨大的壓力;卮16~18題。
16.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制約北京市環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交通運輸條件
B.目前1700萬的人口數量就是北京市合理的環境人口容量
C.降低開放程度可以有效地控制北京市的環境人口容量
D.要預測未來北京市的人口數量應重點分析人口的遷入
17.下列關于我國民工流動的敘述,正確的是
A.我國農業機械化的普及,使農村出現大量剩余勞動力并外流
B.城鄉和地區間巨大的收入差距是引起農民工流動的根本原因
C.給城市的交通和環境造成巨大壓力,不利于城市經濟的發展
D.民工流動屬于國內人口遷移
18.下列因素中,屬于“民工潮”發生的拉力的有
①城市經濟發達,收入高、诔鞘嗅t療服務條件好、鄢鞘薪逃龡l件好 ④農村環境質量好,交通條件日益改善、莩鞘袆摌I致富機會多、揶r村勞動力過剩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⑤⑥ D.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