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乙地氣候特點是( )
A.全年高溫,有干濕兩季
B.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溫多雨
C.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干燥
D.全年溫和多雨
(2)M為一島嶼,7月份島嶼的東部地區( )
A.受東南季風影響,降水量較多
B.受西北季風影響,降水量較小
C.受盛行西風帶影響,降水量較多
D.受信風影響,降水量較小
【答案】
(1)C
(2)A
【解析】根據圖示緯度判斷是北半球,結合海陸位置、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規律判斷,乙地屬于地中海氣候,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干燥。北半球大陸東部受季風環流影響,夏季受東南季風影響,島嶼東部是迎風坡,降水多。(1)讀圖,根據緯度范圍和海陸分布狀況,乙地位于30°~40°N之間的大陸西岸,是地中海氣候,氣候特點是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干燥,C對。全年高溫,有干濕兩季是熱帶草原或熱帶季風氣候的特征,A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溫多雨是溫帶季風氣候的特征,B錯。全年溫和多雨,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D錯。(2)根據緯度,圖示位于北半球,7月份是夏季。M為一島嶼,位于大陸東部,受夏季風影響,東部地區位于迎風坡,多地形雨,A對。B、C、D錯。受西北季風影響,降水量較小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美國農業帶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字母代表的農業帶名稱分別是B , C , D , F。
(2)影響A農業帶的主要自然條件是 , 影響A農業帶的社會經濟條件是。
(3)美國農業地理上的突出特點是 , 主要好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為緩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臟”的問題云南省已建成螳螂川,牛欄江調水工程,并規劃建設金沙江調水工程,如圖所示。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滇池水臟”與滇池水體更新周期長有關。滇池水體更新周期長的主要原因有( )
A.流域面積小,匯入水量少
B.季風氣候,徑流季節變化大
C.水體總量大,進出水量小
D.全年高溫,湖水蒸發量大
(2)跨流域調水工程對滇池流域的主要影響有( )
A.改變演池流域降水總量
B.提高滇池水體自凈能力
C.減少昆明污染物排放總量
D.環解昆明用水緊張狀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遼寧省鞍山市第一中學2018屆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模擬)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廊橋又稱風雨橋,是在橋上加蓋廊屋的特殊橋梁。閩浙山區迄今留存不少古廊橋。當地采伐后的木材,需經一段時間的自然晾干才能用作建橋木料。清乾隆年間建于圖中甲處的古廊橋,建成不久即毀于山洪。數年后,在圖中乙處重建并保留至今。
材料二 下圖示意閩浙山區某地地形。
材料三 下圖為廊橋景觀圖.
(1)依據當地自然條件,說明廊橋設廊屋的作用。
(2)分析甲處古廊橋當年被山洪沖毀的自然原因。
(3)乙處重建古廊橋采用“夏伐秋晾”的安排,從自然條件角度分析其合理性。
(4)當地建造古廊橋多采用木制構件,而少采用較為堅硬且防腐性能更好的石料,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將人類社會劃分為四個發展階段,下圖是人類社會不同發展階段經濟增長主導要素構成示意圖。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在人類社會發展的四個階段中,人類只是被動地適應環境的是( )
A. 原始文明時代 B. 農業文明時代
C. 工業文明時代 D. 環境文明時代
【2】甲、乙、丙、丁四種圖例中,代表土地要素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下列行為和認識符合環境文明時代社會發展所遵循的基本原則的是( )
A. 竭澤而漁,焚藪而田
B. 退耕還林,合理放牧
C. 增加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D. 倡導高消費,刺激經濟增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嶂石巖地貌,赤壁丹崖,如屏如畫,甚為壯美,右圖所示為嶂石巖地貌景觀,該地巖石主要由薄層砂巖和頁巖組成,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嶂石巖地貌的巖石類型,屬于( )
A.侵入型巖漿巖
B.噴出型巖漿巖
C.沉積巖
D.變質巖
(2)形成嶂石巖地貌的主要地質過程依次為( )
A.固結成巖——地殼抬升——流水侵蝕
B.固結成巖——流水侵蝕——變質作用
C.流水侵蝕——地殼抬升——巖漿侵入
D.巖漿噴出——變質作用——地殼抬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地等高線(單位:米)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圖中①②③三地依次可見到( )
A. 牧場、雪山、鹽湖 B. 葡萄園、牧場、青稞
C. 葡萄園、牧場、油井 D. 坎兒井、草原、地熱田
【2】圖中③所在地區人口密度小,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崎嶇,交通不便
B. 地勢高,氣候嚴寒
C. 資源貧乏,人口承載量小
D. 深居內陸,氣候干旱
【3】圖中③所在地區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利條件是( )
①太陽輻射強烈,晝夜溫差大 ②受西南季風影響,降水量豐富 ③臨近河流,有灌溉水源 ④地勢平坦,土壤肥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該流域內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兩水文站觀測到的河流流量變化曲線(b)。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為甲、乙水文站之間
A. 河道淤積 B. 河谷變寬
C. 湖泊分流 D. 湖水補給量減小
【2】該河流最終注入海洋,這說明其參與了
A. 陸地內循環 B. 海上內循環
C. 海陸間循環 D. 陸地內循環和海陸間循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