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2012年中國與東盟貿易額創下歷史新高,突破了4000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0.2%,高于中國對外貿易6.2%的平均增幅。中國連續4年成為東盟最大的貿易伙伴國,東盟則是中國的第三大貿易伙伴。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下圖中畫出海南島沿19ºN降水量的變化圖,并分析A、B、C三地的降水量大小的原因。(8分)
(2)從經濟方面考慮,分別說明湄公河在圖中甲、乙兩河段的開發利用方向,并說明理由。(8分)
(3)世界天然橡膠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地區的平原地區,分布的緯度一般低于17º,而圖中丙地區卻成為我國重要的天然橡膠生產區。試分析該地能夠種植天然橡膠的自然條件。(6分)
(4)5月27日下午,國家發改委正式核準廣東湛江鋼鐵基地項目動工建設,該項目由寶鋼湛江鋼鐵有限公司建設,總投資696.8億元,形成年產1000萬噸鋼生產能力。請思考國家為何在湛江發展鋼鐵工業?(4分)
(1)繪圖略(2分)A:位于背風坡,降水最少;(2分)B:盛行偏東風,位于迎風坡,降水豐富;(2分)C:水汽多,但地形低平,氣流不易上升。(2分)
(2)甲:發展水電;(2分)河流流量大,落差大。(2分)
乙:發展航運,(2分)河流流量大,地勢較平坦。(2分)
(3)由于地形阻擋,受冷空氣影響小,冬季氣溫比同緯度地區高;(2分)屬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2分)河谷地帶地形平坦,土壤肥沃。(2分)
(4)位于南部沿海港口,距鐵礦石來源地近,運費低;(2分)
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基礎工業實力。(2分)
【解析】
試題分析:
(1)畫出海南島沿19ºN降水量的變化圖,主要是在圖中找關鍵點。
關于A、B、C三地的降水量大小的原因分析。考生應該明確該地處于熱帶季風氣候區,而且海南的地勢是中間高四周低,降水主要由東南季風帶來的暖濕氣流帶來的地形雨,A地降水量少,主要是因為位于東南季風的背風坡,B地位于迎風坡,地形抬升,降水豐富,C地雖然水汽豐富,但是由于處于沿海,地勢平坦。降水不如B地多。
(2)甲位于橫斷山區,地處第一二地勢階梯的分界處,落差大,水能豐富,可以發展水電;乙地位于河流的下游,地形開闊,地勢平坦,水流量豐富,水流平穩,可以發展航運事業。
(3)根據圖示信息,該地位于云貴高原南部,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豐沛,水分充足;地勢北高南低,可以阻擋冬季南下的冷空氣,受冷空氣影響小,熱量充足;位于河谷地帶,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4)在湛江發展鋼鐵工業,主要是從市場、交通、原料幾個方面進行考慮。湛江市南部沿海港口城市,交通便利,距離鐵礦石源地近,運費低,距離珠三角地區近,消費市場廣闊。
考點:等值線;河流開發;農業區位條件;工業布局。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2分)
材料一 2011年11月18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出席了第十四次中國與東盟領導人會議并發表講話,力爭雙邊貿易額到2015年達到5 000億美元,并把2012年定為中國—東盟友好交流年。
材料二 2012年1月11日,印尼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發生7.6級地震。2011年12月4日,印尼東北嘉馬拉馬火山突然噴發,釋放出大量的火山灰。
材料三 下圖是東南亞區域圖。
(1)結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簡述印度尼西亞地震、火山頻發的原因。(2分)
(2)結合材料三,分析A、B兩地的氣候特征及其形成原因。(2分)
(3)結合材料一,簡述促進中國與東盟各國經濟、社會與文化合作交流不斷深化的有利條件和意義。(4分)
(4)A地所在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的海峽是我國進口能源運輸的“咽喉要道”,我國每年約80%的進口石油都要經過該海峽。從緬甸皎漂到我國云南昆明的中緬油氣管道中國段工程于2010年9月10日在云南昆明正式開工,簡述我國建設中緬油氣管道的戰略意義。(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內蒙古巴市中學高二12月月考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2012年1月1日是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區——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啟動兩周年紀念日,兩年來貿易區發展非常迅速,讀甲、乙兩圖回答題。
甲 乙
【小題1】M湖與東南亞最大河流——湄公河相通,M湖水面面積處于增加的時期一般出現在
A.全年 | B.1~6月 |
C.5—10月 | D.10月—次年5月 |
A.①地 | B.②地 | C.③地 | D.④地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廣東省佛山市佛山一中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3分)
材料一 2011年11月18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出席了第十四次中國與東盟領導人會議并發表講話,力爭雙邊貿易額到2015年達到5000億美元,并把2012年定為中國—東盟友好交流年。
材料二 2012年1月11日,印尼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發生7.6級地震。2011年12月4日,印尼東北嘉馬拉馬火山突然噴發,釋放出大量的火山灰。
材料三 下圖是東南亞區域圖。
(1)結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簡述印度尼西亞地震、火山頻發的原因。(2分)
(2)結合材料三,分析A、B兩地的氣候特征及其形成原因。(4分)
(3)結合材料一,簡述促進中國與東盟各國經濟、社會與文化合作交流不斷深化的有利條件。(3分)
(4)A地所在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的海峽是我國進口能源運輸的“咽喉要道”,我國每年約80%的進口石油都要經過該海峽。從緬甸皎漂到我國云南昆明的中緬油氣管道中國段工程于2010年9月10日在云南昆明正式開工,簡述我國建設中緬油氣管道的戰略意義。(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5屆湖北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2年1月1日是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區——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啟動兩周年紀念日,兩年來貿易區發展非常迅速,讀甲、乙兩圖回答以下各題。
甲 乙
1.M湖與東南亞最大河流——湄公河相通,M湖水面面積處于增加的時期一般出現在
A.全年 B.1~6月 C.5~10月 D.10月~次年5月
2.乙圖景觀出現在甲圖的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3.下列屬于中國與東盟各國經濟合作的有利條件的是
①東南亞各國華人華僑眾多
②中國與東盟各國自然地理環境相同
③中國與東盟各國在資源和經濟上具有互補性
④不存在領土、海域爭議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