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春秋時期,出現了鐵器和牛耕;同時,為了擴大水澆地的面積,預防水旱災害,各國(諸侯國)都興修水利……思想家墨子主張增殖人口。
材料2:明朝中后期,原產美洲的玉米.甘薯等農作物傳進我國。由于玉米。甘薯對土質.水分的要求不高,在丘陵.山區廣泛種植。
材料3:1952年國民收入總額為589億元,1990年為14429億元,增長23倍;人均國民收入1952年為104元,1990年為1271元,只增長11倍。
1.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來分析墨子主張增殖人口的合理性與我國目前實現“計劃生育”的必要性。
。
2.分析玉米.甘薯等農作物傳進我國的利與弊。
。
3.材料3反映了什么現象?
。
1.人口增長過快或過慢,人口過多都會阻礙經濟的發展。
墨子生活在春秋后期,當時已出現了鐵器和牛耕,生產力得到了巨大的發展,勞動力的需求也隨之大增;同時由于廣泛修水利,抗自然災害能力增強,種植面積擴大,糧食產量也大幅度提高,所能養活人口的能力也增加。因此,墨子主張增殖人口可以促進當時生產的發展。
而我國目前由于人口基數大,凈增人口多,出現許多由人口“過剩”帶來的問題。如:人均國民收入的增長率低;勞動力過剩,就業問題相當嚴峻;國家的資金積累困難,影響經濟的發展;教育經費增長緩慢,影響人口素質的提高;對我國的生態環境造成的巨大的壓力。總之,我國目前的人口發展同社會經濟的發展不相適應,同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不相協調;阻礙了經濟的發展,減緩了我國的現代化進程。因此,我國必須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2.利:擴大了人們的食物來源;增加糧食產量,促進了人口增長;促進了自然條件較差的丘陵.山地地區開發與經濟發展。
弊:由于在丘陵.山地地區毀林墾地種糧,森林植被破壞嚴重,水土流失面積擴大,生態環境質量下降。
3.材料3,反映了人口的增長速度超過了經濟增長速度。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2014學年安徽省高三12月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讀材料回答問題(22分)
材料一:年降水量僅200mm左右但蒸發量達1600mm的銀川平原,因黃河貫穿,湖泊眾多,加之賀蘭山的“守護”,盛產稻米、枸杞、葡萄等名特優產品,有著“塞上江南”的美譽。經科學家觀測發現,銀川平原平均海拔有下降趨勢0.1—0.17mm/a,但平原的土層厚度卻在不斷加大。下圖為銀川平原及周邊區域圖。
材料二:賀蘭山東麓是國內優質釀酒葡萄的最佳生長地域,是繼河北昌黎、山東煙臺之后第三個被國家批準的葡萄酒原產地域保護區。下圖是寧夏某葡萄酒企業的生產模式圖。
(1)寧夏平原形成的主要內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當地發展農業不利的自然條件有哪些?(3分)
(3)說明賀蘭山被稱為銀川平原“守護神”的原因。(3分)
(4)圖中葡萄酒產業的主導區位因素是 ,(1分)據材料二中的產業鏈簡要分析原因。(2分)
(5)材料二中產業鏈的主要優勢是?(5分)
(6)寧夏產葡萄酒為了更好地占領國內國際市場,當地可采取哪些措施。(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4屆福建省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讀材料回答問題11分
材料一:俄羅斯區域圖
材料二:甲、乙、丙河徑流量季節變化統計
河名 |
各季徑流量占全年徑流量的比例(%) |
|||
冬(12-2月) |
春(3-6月) |
夏(7-8月) |
秋(9-11月) |
|
甲 |
8 |
36 |
37 |
19 |
乙 |
6 |
51 |
22 |
21 |
丙 |
3 |
37 |
34 |
26 |
材料三:2006年俄羅斯相關數據統計圖
(1)據材料一,說出俄羅斯東西向的主要交通方式?并分析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2)據材料二,分析甲乙丙三河流徑流季節變化特征及影響因素。(3分)
(3)據材料三,評價俄羅斯亞洲部分發展經濟的優勢條件。(2分)
(4)簡述俄羅斯人口遷移對流入地的主要意義。(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下圖和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逆溫層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地面輻射冷卻;二是空氣平流冷卻;三是空氣下沉增溫;四是空氣的亂流混合;五是鋒面上形成的逆溫。此地冬季往往形成明顯的逆溫層結。逆溫產生于10月,消失于翌年4月。以1月份的層結為最大,達3000米左右。
材料2 此地降水冬春季節較多,最多年份可達1000mm以上,平均降水在500mm以上。
材料3此地大量出產番茄,是我國著名的番茄產地,出產番茄以有機質含量高而出名。有多家飲料公司在此設廠。
(1)該地區種植番茄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_______,
B河流主要補給是 ___________,此河流在山麓地帶形成地貌名稱是_______此地按干濕狀況劃分屬于_________區。
(2) 描述圖示地區城鎮的分布特點,分析該地區大量種植番茄的社會經濟因素
(3) 分析此地冬季山麓逆溫的成因及冬春多降水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材料,分析回答問題。
與其他行星相比,地球的條件是非常優越的。它與太陽的距離適中,加上自轉周期(1天)與公轉周期(1年)適當,使得全球能夠接收適量的太陽光熱。整個地球表面平均溫度約為15℃,適于萬物生長,而且能夠使水在大范圍內保持液態,形成水圈。而水星和金星離太陽太近,接受到的太陽輻射能量分別為地球的6.7倍和1.9倍,表面溫度分別達350℃和480℃;木星、土星距太陽又太遠,所獲得的太陽輻射能量僅為地球的4%和1%,表面溫度是-150℃和-180℃;更遠的天王星、海王星的表面溫度則都在-200℃以下,環境條件十分嚴酷。
(1)由材料可看出,生命存在應具有 ℃~ ℃之間的溫度,這是液態水的溫度范圍。
(2)為什么水星、金星表面溫度很高,而天王星、海王星表面溫度很低?溫度過高或過低對生命的形成、發展有什么影響?
(3)地球在太陽系中獨特的優越條件是 。
(4)如果自轉周期與公轉周期過長,對生命活動會產生什么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