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右圖,回答下列小題。
【1】如果圖中的虛線為晨線,則此時的北京時間是:
A.6時B.15時20分
C.3時20分D.12時
【2】若從A點沿經線向B方向發射一顆射程為4000千米的導彈,則關于導彈落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導彈將落在北半球、西半球
B.導彈落點所在地一年之中有兩次太陽直射
C.導彈落在低緯度地區
D.導彈落在B點的東南方向、A點的東北方向
【3】若圖中AB、BC的圖上距離相等,則:
A.AB、BC的實地距離相等
B.從A點出發依次向正北、正東、正南、正西各走100千米,最后剛好能回到A點
C.AB的實地距離大約是BC的兩倍
D.BC的實地距離大約是6660千米
【答案】
【1】B
【2】D
【3】C
【解析】
考查時間的計算;導彈發射問題;地圖知識。
【1】從圖中晨線和赤道的交點為圖中A點,地方時為6點,對應20°W,那么北京時間(120°E)比圖中A地早9時20分,故北京時間為15時20分,B正確。故選B。
【2】20°W為東西半球的分界線,圖中為北半球,從A點沿經線向B發射導彈,受地轉偏向力右偏影響,一定會落在20°W以東,即東半球,A錯;再依據導彈射程4000KM和緯度相差30°的間隔距離(30×111KM=3330KM),可推知導彈應落在中緯度地區(無直射現象),B點的東南,A點的東北方向,因此B、C錯,D正確。故選D。
【3】根據經度和緯度間隔距離的計算知識:若圖中AB、BC圖上距離相等,則AB的實地距離約為60×111KM=6660 KM,BC的實地距離約為60×111×cos60°KM="3330" KM,A、D錯,C對;從A點出發依次向正北、正東、正南、正西各走100千米,最后剛好能回到A點正東方向,B錯。故選C。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加拿大的塞布爾島東西長40公里,面積約80平方公里。小島表面為細沙覆蓋,四周布滿流沙淺灘,水深約2至4米,因每年平均移動100米而為人稱奇,又被稱為“旅行島”。全島沒有高大的樹木,只有一些沙灘小草和矮小的灌木。下圖示意塞布爾島位置。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該島將來可能會( )
A.逐漸縮小B.不斷抬升C.持續擴大D.基本不變
【2】塞布爾島上沒有高大樹木是因為
A.遠離大陸B.熱量條件不足C.降水較少D.土壤發育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岱海是內蒙古中部地區烏蘭察布大草原上最大的內陸湖,上世紀60年代初湖水面積曾達182平方千米,目前僅為57平方千米。流域內多年平均降水量和蒸發量分別約為400毫米和1200多毫米,有22條河流匯入。近30多年來,岱海湖面急劇萎縮,富營養化不斷加劇,岱海特大型火力發電站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和"西電東送"戰略的重點工程之一,作為點對網直供北京的電源項目,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岱海火電站位于岱海南岸灘地,以岱海湖水作為天然冷卻水源,為了抑制藻類細菌在冷卻系統中繁殖,電站在冷卻水中加入了小劑量氯。圖甲示意岱海流域水系,圖乙示意岱海流域人口、耕地面積與岱海面積變化。
(1)推測岱海流域附近的地形特征。
(2)說明岱海火電站建設的主要優勢區位條件。
(3)分析岱海富營養化不斷加劇使水質變劣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在過去10多年中,人口老齡化的迅速發展對我國社會經濟的深遠影響不斷顯現,日益引起全社會的關注。讀人口老齡化城鄉差異轉變模型圖。
完成下面小題。
【1】P點時段前后,與城市相比,導致農村人口老齡化程度轉變的主要因素是
A.城市經濟的衰退B.人口政策變化
C.城鄉經濟差距縮小D.醫療生活水平提高
【2】圖中t2~t3期間,我國人口老齡化發展不均衡,下列敘述與圖相符的是
①人口老齡化呈現出東部地區變緩,中西部地區加速發展
②我國人口老齡化呈現城鄉倒置的現象,農村老齡化程度高于城市
③城市人口老齡化的增長速度大于農村
④農村老年人口數量多于城市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人口老齡化對我國社會經濟的影響是
A.老年人口增多,養老投入加大
B.勞動力不足,社會經濟發展受到嚴重影響
C.就業壓力增大,收入水平提高
D.與城市相比,人口老齡化對農村的影響更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中國某科學考察團赴南美洲和南極洲考察路線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此次考察
A.出發時正值我國放暑假期間B.途經①地可見河水流速湍急
C.②地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D.途經③地看到大片草場和牛群
【2】前往南極洲考察時,應注意
①全球變暖,病毒傳播 ②風大浪高,預防暈船
③降水量大,雪災多發 ④冰天雪地,防寒保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沒有一只雄鷹能飛到第聶伯河的中間”。這句話是俄羅斯作家果戈里在一首抒情詩中為贊美第聶伯河的寬廣而作的。第聶伯河是歐洲東部的第二大河,歐洲第三大河。現干流建有多個梯級水電站。
材料二第聶伯河畔的烏克蘭大平原,黑土地面積約19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最大的黑土分布區。尤其是集中在基輔下游盆地中,和中國東北平原黑土相似,具有松軟表層,暗黑,富含有機質。
材料三下圖為第聶伯河流域圖及干流梯級水電站開發前后流量分配比例表。
(1)描述第聶伯河流域的地勢特點,并說明判斷依據。
(2)第聶伯河以基輔為界,分為上第聶伯河和下第聶伯河兩段。據圖推測該河徑流總量主要來自哪個河段并說明理由。
(3)結合材料三,說出第聶伯河梯級開發前徑流季節變化特點,試從水源補給角度分析原因。
(4)從氣候角度分析烏克蘭大平原黑土富含有機質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且末縣地處塔里木盆地東南緣(下圖),年均降水僅18.6mm,蒸發量則高達2507mm,多大風天氣,八級以上大風多達16天。且末縣沙漠面積廣布達5.38萬km2,四面環沙,猶如“沙漠孤島”,是新疆乃至全國風沙危害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影響且末縣城古今位置變化的主導因素是
A.地形B.氣候C.水源D.政策
【2】且末縣是新疆乃至全國風沙危害最嚴重地區之一,下列成因與其無關的是
A.蒸發量遠大于降水量B.地勢起伏大
C.風力強且大風日數多D.周圍沙漠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甲、乙兩區域圖,回答下面小題。
【1】甲、乙兩區域存在的主要生態問題分別是( )
A. 酸雨 土地荒漠化
B. 濕地減少 土地鹽堿化
C.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D. 酸雨 森林面積減少
【2】關于甲、乙兩區域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區域河流主汛期出現在12月-次年4月,乙區域河流主汛期出現在夏季
B. 兩區域都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都是所在國家重要的棉花產區
C. 與乙區域河流相比,甲區域河流水量大、汛期長、結冰期短
D. 甲區域水能資源豐富,但石油和煤炭資源缺乏,乙區域反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四幅地貌景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各地貌的名稱。甲_________,乙_________,丙_________,丁_________。
(2)寫出圖中各地貌的形成原因。甲:_________,乙:_________,丙:_________,丁:_________。
(3)圖甲為流動性沙丘,下列有關該沙丘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沙粒在D坡一側被搬運,在C坡一側沉積
B.D坡風力大于C坡
C.C坡一側為迎風坡
D.若圖中沙丘繼續前移,圖中小樹將被掩埋
(4)丁圖地貌一般形成于河流_________處,圖中自A到B沉積物顆粒逐漸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5)在丙圖地貌區,農耕區多分布在面積較大的_________,當地人稱之為_________。分析在這里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利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