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由于政治、經濟、醫療、計生政策、婦女地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國人口僅用四十多年時間便進入了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為特征的現代型人口再生產模式。下圖示意我國1982—2016年人口年齡結構變化過程。
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1982—2016年,我國
A.0~14歲少兒比例快速下降,降幅遠超80%
B.15~64歲勞動適齡人口數量在2010年達最大值
C.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約增加了一倍
D.人口老齡化開始于1990年,起步較早
【2】圖示時段人口年齡結構變化,導致我國
A.經濟增長以來的人口年齡結構的優勢消失
B.與嬰兒相關的產業規模會快速擴大
C.家庭用于老年健康的投資會相應減少
D.居民儲蓄促進資本深化,推動經濟增長
【3】為有效應對人口年齡結構變化所帶來的的負面影響,可采取的措施有
A.引入民間資本,全面實施養老產業的社會化
B.實現養老金的保值和增值,緩解支付壓力
C.發展高等教育,保證產業轉型對普通勞動力需求
D.推動就業結構轉型,重點支持大型企業的創新和發展
【答案】
【1】C
【2】D
【3】B
【解析】
【1】由圖可知,0-14歲少兒比例下降速度較快,降幅在15%左右,A錯誤。15~64歲勞動適齡人口比例在2010年前后達到最大值,并非人口數量達到最多,B錯誤。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例由5.5%增加到11%左右,增加了一倍,C正確。1990年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達不到7%,尚來進入老齡化社會階段,D錯誤。故選C。
【2】該圖顯示后期人口出觀了老齡化現象,勞動力并未出現短缺,人口年齡結構的優勢在減弱,但目前并未消失,A錯誤。0-14歲人口比例在下降,會導致與此相關的產業規模縮小,B錯誤。人口老齡化使得青壯年人口的負擔加重,會在老年健康方面消費增大,C錯誤。基于人口持續老齡化預期的行為調整,人們將儲蓄向人力和實物方面投資的比例增加,促進了經濟增長,D正確。故選D。
【3】可以引進民間資本,實現部分養老產業的社企化,但為了照顧中低收入人群,不宜實行養老產業的全面社會化,A錯誤。隨著經濟的發展,養老金會逐漸貶值,通過一定方式實現保值和增值,可以緩解支付壓力,B正確。發展高等教可以輸出高素質勞動力,以滿足產業轉型需要,C錯誤。產業轉型伴隨著就業轉型,中小型企業才是重點扶持對象,D錯誤。故選B。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表示被大氣削弱后的太陽輻射的序號是
A.①B.②C.③D.④
【2】圖中表示近地面大氣主要直接熱源的序號是
A.①B.②C.③D.④
【3】燃燒柴草防御霜凍的做法,有利于
A.增強①輻射B.增強②輻射C.增強③輻射D.增強④輻射
【4】大氣的“溫室效應”是指
A.大氣吸收了太陽輻射,保存在大氣中,使大氣溫度增高
B.大氣毫無阻擋地使太陽輻射透射至地面,使地面溫度增高
C.大氣吸收了75%—95%的地面輻射,并通過大氣逆輻射還給地面
D.平流層大氣中的臭氧強烈地吸收紫外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個地區地理環境的形成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形成獨特的地理環境特征。讀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位于吉林省東南部中朝邊界的長白山,保存著完整的從溫帶到極地的森林植被景觀,是世界少有的“物種基因庫”和“天然博物館”。該山地瀕臨太平洋的強烈褶皺地帶,火山地貌廣布。山頂的天池就是由寬闊的環形火山口積水形成,湖面海拔2189米。
材料二:陸地上苔原帶主要分布在環北冰洋的大陸沿岸及島嶼上,而距離北冰洋遙遠的長白山之巔卻有被稱為“北極飛地”的山地苔原帶。7月份,在海拔2100米的無林帶上,可以看到未消融的皚皚冰雪和競相開放的鮮花。
(1)據圖判斷海拔600米以下的山麓地帶主要自然帶類型,并說出與其緯度大致相同的亞歐大陸西岸主要自然帶的類型。
(2)說出長白山北坡植被景觀所體現的地域分異規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闡述長白山山地苔原帶形成的主要原因。
(4)當火山口被冰雪掩埋或蓄有水,火山噴發時因冰雪融化或積水溢出亦可形成泥石流。若長白山天池再次火山噴發,結合材料信息,判斷甲、乙兩地中最易發生火山泥石流的地區,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7年,國務院決定在河北設立雄安新區,雄安新區囊括白洋淀整個水域。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白洋淀水位下降,經常處于半干涸、干涸狀態。2018年頒發的《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實施白洋淀生態修復。
讀白洋淀流域圖,完成下列各題。
【1】白洋淀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經常處于半干涸、干涸狀態的主要原因是
A.流域內降水較少,蒸發量大
B.農業生產規模大
C.城市眾多,人口稠密
D.上游水庫蓄水,入淀水量減少
【2】下列措施中對恢復白洋淀面積效果最明顯的是
A.跨流域調水
B.挖深河道,增大河流輸水能力
C.實施人工降雨
D.清理淀內泥沙淤積
【3】為保護白洋淀生態環境,雄安新區在發展過程中應特別注意
A.控制人口規模B.優化產業結構
C.提高居民意識D.加強執法監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處的巖石為三大類巖石中的哪類巖石?請簡述判斷理由。
(2)如果用C、D分別表示花崗巖和玄武巖,請將字母填入圖中的適當位置。花崗巖和玄武巖的形成有何不同?
(3)巖石A、B接觸地帶可能形成哪種巖石?
(4)A、C、D巖石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________,簡述其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太陽直接輻射是指太陽以平行光線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下圖是河北某地太陽直接輻射的年變化圖。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該地冬季太陽直接輻射比夏季少的主要原因是
A. 冬季太陽高度較小,且白晝較短 B. 冬季多陰雨天氣
C. 夏季可受到太陽直射 D. 冬季冰雪反射率高
【2】該地4、5月份的直接輻射高于6、7月份,原因是
A. 4、5月份太陽高度最大 B. 4、5月份降水較少
C. 4、5月份白晝最長 D. 4、5月份多沙塵天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李克強總理指出:“新型城鎮化是關系現代化全局和幾億人生活改善的大戰略,是最大的結構調整。”珠三角的城鎮化尊重經濟規律和城市發展規律,從低成本的發展路徑,向創新和結構調整轉型,為全國城鎮化改革和發展提供了最好的探索和經驗借鑒。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關于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的地理背景敘述正確的是
①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 ②國家的對外開放政策 ③良好的區位優勢 ④豐富的礦產資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關于城市化對區域的影響,說法正確的是
A.農業用地生產活動密度減少B.城市植物光合作用減弱
C.地表徑流變化幅度減小D.生態環境容量加大
【3】目前下列產業能更好地促進珠江三角洲地區城市化發展的是
①第一產業 ②第二產業 ③第三產業 ④高新技術產業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抖一 西華縣位于河南省像東平原,地處黃泛區腹地,是傳統的農業大縣。20世紀90年代以來,該縣鄉鎮企業快速發展。西華縣農村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
材抖二 西華縣黃橋鄉裝莊村在改革開放前,每人每年只有幾十斤口糧。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裝莊村依然是“麥茬豆,豆茬麥,改茬就把紅薯栽”。2000年后,裝莊村進行生態農業建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2017年3月29日,央視二套《第一時間》以“河南周口:萬畝桃花醉游人 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為題,播出了反映西華縣黃橋鄉裝莊村發展桃園觀光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新聞。下圖為裝莊村農業生態綜合循環利用關系圖。
(1)分析西華縣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
(2)結合材料二,說明裴莊村進行生態農業建設的主要措施。
(3)簡述裴莊村生態農業的發展對當地產生的積極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沙山、湖泊是我國巴丹吉林沙漠的自然景觀,該地區年降水量40-80mm,蒸發量超過3000mm,部分沙山相對高度可達500多米,湖泊群面積約占總面積的10%。2019年12月,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擬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圖1為巴丹吉林沙漠及其周邊環境示意圖。圖2為某沙山中含水率、溫度隨深度變化示意圖。
完成下面小題。
【1】巴丹吉林沙漠中湖泊水的主要來源是
A.位于西風帶,大氣降水較多B.沙山海拔高,冰雪融水量大
C.特殊地質結構,地下水豐富D.晝夜溫差大,夜晚水汽凝結
【2】沙漠中湖泊附近往往形成高大沙山的原因是
A.處于內陸,風力侵蝕作用微弱B.沙山內部濕潤,水分對沙的吸附作用強
C.植被茂盛,對風力削弱作用強D.人類活動微弱,對沙山的破壞作用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