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有人提出了一種不用火箭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設想.其設想如下:沿地球的一條弦挖一通道,如圖甲所示.在通道的兩個出口處A和B,分別將質量為M的物體和質量為m的待發射衛星同時自由釋放,只要M比m足夠大,碰撞后,質量為m的物體,即待發射的衛星就會從通道口B沖出通道.設待發衛星上有一種裝置,在待發衛星剛離開出口B時,立即把待發衛星的速度方向變為沿該處地球切線的方向,但不改變速度的大小.這樣待發衛星便有可能繞地心運動,成為一個人造衛星.若人造衛星正好沿地球表面繞地心做圓周運動,則地心到該通道的距離為多少?已知M=20m,地球半徑.假定地球是質量均勻分布的球體,通道是光滑的,兩物體間的碰撞是彈性的.
【答案】
【解析】
位于通道內、質量為m的物體距地心O為r時(如圖乙所示),它受到地球的引力可以R。表示為
①
式中是以地心O為球心、以r為半徑的球體所對應的那部分地球的質量,若以
表示地球的密度,此質量可以表示為
②
于是,質量為m的物體所受地球的引力可以改寫為
. ③
作用于質量為m的物體的引力在通道方向的分力的大小為
, ④
, ⑤
為r與通道的中垂線OC間的賣角,x為物體位置到通道中點C的距離,力的方向指向通道的中點C.在地面上物體的重力可以表示為
⑥
式中是地球的質量。由上式可以得到
. ⑦
由以上各式可以求得
. ⑧
可見,f與彈簧的彈力有同樣的性質,相應的“勁度系數”為
. ⑨
物體將以C為平衡位置做簡諧振動,振動周期為.取x=0處為“彈性勢能”的零點,設位于通道出口處的質量為m的靜止物體到達x=0處的速度為
,則根據能量守恒,有
, ⑩
式中h表示地心到通道的距離.
解以上有關各式,得
可見,到達通道中點C的速度與物體的質量無關.
設想讓質量為M的物體靜止于出口A處,質量為m的物體靜止于出口B處,現將它們同時釋放,因為它們的振動周期相同,故它們將同時到達通道中點C處,并發生彈性碰撞.碰撞前,兩物體速度的大小都是,方向相反,剛碰撞后,質量為M的物體的速度為V,質量為m的物體的速度為v,若規定速度方向由A向B為正,則有
,
解式和式,得.
質量為m的物體是待發射的衛星,令它回到通道出口B處時的速度為u,則有
由式和⑨解得
u的方向沿著通道.根據題意,衛星上的裝置可使u的方向改變成沿地球B處的切線方向,如果u的大小恰能使小衛星繞地球做圓周運動,則有
由式并注意到式⑥,可以得到,
已知,則得
.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東北地區是我國以機械等部門為主的老工業基地。下表為“東北地區1978—2007年產業結構變化表”,下圖為“東北某城市以煤炭為主導產業結構調整模式圖”。讀圖表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請簡述東北地區發展機械工業的有利區位條件
(2)產業結構調整是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主要措施之一。與1978年相比,指出2007年襯衣結構的變化特點。
(3)試分析如圖所示襯衣結構調整模式的優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該橋的通車促進人流、物流、資金 流、技術流等創新要素的高效流動和配置等方面,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更 具活力的經濟區、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下圖為粵澳港大灣區和港珠澳大橋示意圖。
據此完成下列各 題。
【1】港珠澳大橋建設面臨的自然困難有 ( )
①寒暖流交匯,水流急 ②、水深,海水腐蝕嚴重
③多臺風破壞力強 ④降水量大,夏季多雨
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
【2】港珠澳大橋建成對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主要作用有 ( )
①縮短珠港澳之間的時間距離 ②促進資源整合、產業集聚
③拉動消費,擴大內需④促進粵港澳一體化發展
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美國田納西河流域的綜合開發與治理示意圖”,完成下列4題。
【1】田納西河流域開發的中心環節是
A.旅游
B.梯級開發
C.灌溉
D.航運
【2】田納西河流域綜合治理給農業生產帶來的好處是
①擴大了耕地面積
②穩定了灌溉水源
③減少了洪澇災害
④增加了土壤肥力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3】為了有效控制田納西河洪水災害,當地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興建大壩,疏通河道B.保護環境,發展旅游業
C.建設和完善航運網絡D.發展畜牧業,改善氣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城市熱島強度是指市區溫度與城市周邊區域溫度的差值(℃),用來表明城市熱島效應的強度。如表為2005﹣2015年京津冀城市群部分城市熱島強度變化統計表。據此完成問題。
2005﹣2015年,京津冀城市群熱島強度變化的原因可能是( )
A.工業化速度加快B.城市能源消費增加
C.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增強D.城市人口數量快速增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 “我國東北地區圖”和“密云水庫周邊地理事物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資料:2013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推進東北地區節水增糧行動、糧食豐產科技工程,繼續實施“北糧南運”。
(1)從緯度位置看,東北地區地處五帶中的_______帶;從海陸位置看,東北地區位于大陸___________,所屬氣候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圖中a地屬于我國三大自然區中的_____區,在經濟發展過程中a地產生的主要環境問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選擇填空)。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肥力下降 D.森林破壞
(3)近年來政府禁止開發丁地(濕地),這是因為丁地能________(選擇填空)
A.保護生物多樣性 B.涵養水源、調蓄洪水 C.大量吸收紫外線 D.提供更多耕地
(4)b地區適宜發展的農業部門為_________業。
(5)東北地區節水增糧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 “某地景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所示的地區,荒漠化現象嚴重,最可能的形成原因是
A. 過度樵采
B. 過度放牧
C. 過度農墾
D. 水資源利用不當
【2】為解決該地區能源短缺的問題,不正確的措施是
A. 利用太陽能B. 利用風力發電
C. 營造速生薪炭林D. 資源跨區域調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環地中海沿岸國家有關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1:環地中海沿岸圖
材料2:環地中海的法國、西班牙、阿爾及利亞、突尼斯、以色列等國的種植業實行專業化生產,成為“時鮮業”的大規模生產基地,產品大量銷往歐洲各地。隨著保鮮技術的進步,市場前景更加看好。
(1)該地區的“時鮮業”以生產 等農產品為主,影響其發展的不利氣候因素有 。
(2)從社會經濟區位因素的角度,分析該地區“時鮮業”得到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市場 ,交通 ,技術 。
(3)根據法國和西班牙的農業區位差異,分別說明兩國發展“時鮮業”的優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示區域內,與古代相比,當代( )
A. 河流水量更大 B. 城鎮向河流上游遷移
C. 交通線離山地更遠 D. 山地森林覆蓋率更低
【2】圖示區域城鎮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是( )
A. 森林破壞 B. 土地荒漠化
C. 水土流失 D. 地面沉降
【3】為了應對上題中的環境問題,在鐵路沿線多設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態功能是( )
①截留水分②改變氣候類型 ③削弱風力④改變植被類型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