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極圈內晝夜分布判斷太陽直射的緯線;地方時的計算根據“東早西晚、東加西減”.
(2)根據極圈內晝夜分布判斷北半球的節氣.
(3)南昌位于北半球,根據圖中晝夜分布進行判斷;根據圖中晝夜分布判斷出現極夜的范圍.
(4)根據C點所在緯度判斷C地晝長;地方時的計算根據“東早西晚、東加西減”.
(5)正午太陽高度由太陽直射緯線分別向南北兩側逐漸遞減.
(6)根據圖中晝夜分布判斷四點晝長大小.
(7)地球自轉的線速度自赤道向極點逐漸減小為0.
解答 解:(1)圖中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極晝,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晨線與赤道的交點為6點,180°經線為8點,根據圖中180°經線的位置可以得到地方時為0點的經線是60°E.
(2)圖中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極晝,為北半球夏至日.
(3)夏至日,南昌的晝夜長短狀況是晝最長,夜最短;發生極夜現象的范圍是南極圈以內.
(4)讀圖可知,C點位于赤道,晝夜平分,晝長為12小時;D點為晨線與赤道的交點,地方時為6點,E點比該點早4小時,地方時為10點.
(5)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由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該日A、D、E、B四點的正午太陽高度由大到小排列為D>A>E>B.
(6)夏至日,北半球晝長夜短,緯度越高,晝越長夜越短;南半球晝短夜長,緯度越高,晝越長夜越短.該日A、D、E、B四點的晝夜長短由長到短排列為A>D>E>B.
(7)地球自轉的線速度自赤道向極點逐漸減小為0.該日A、D、E、B四點的線速度由大到小排列為D>E>A=B.
故答案為:(1)北回歸線(23°26'N);60°E.
(2)夏至.
(3)晝最長,夜最短;南極圈以內.
(4)12;10.
(5)D>A>E>B.
(6)A>D>E>B.
(7)D>E>A=B.
點評 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了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解題的關鍵是從圖中獲取信息并調用相關知識進行解答.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緯度低 | B. | 流速快 | C. | 流量小 | D. | 河水鹽度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太陽輻射的影響 | B. | 太陽活動的影響 | ||
C. | 地球公轉到遠日點附近的影響 | D. | 瑪麗收看節目時正值黑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嚴重缺水地區以及生態脆弱地區 | B. | 灌溉便利的成都平原 | ||
C. | 適宜大型機械化耕作的松嫩平原 | D. | 科技水平高的京津地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人口激增對生態環境的壓力增大,導致荒漠化加劇 | |
B. | 氣候干旱,地表水豐富,河流發育良好 | |
C. | 大風日數多,地表沙質沉積物多,為風沙活動創造了有利條件 | |
D. | 這里的高山地區冰川作用顯著,加上圖中河流的作用強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海草大量被魚類作為餌料 | |
B. | 當地居民改善了住房條件,以修建磚混樓房為主,對海草的用量在大幅度的減少 | |
C. | 近海環境受到嚴重的污染,不利于海草的生長 | |
D. | 淺海地區已經被人們全部填海造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經度地帶性規律,水源是主導因素 | |
B. | 緯度地帶性規律,熱量是主導因素 | |
C. | 非地帶性規律,洋流是主要原因 | |
D. | 垂直地帶性規律,熱量和水分的垂直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月份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年 |
氣溫(℃) | 24.5 | 24.8 | 26.9 | 28.6 | 30.1 | 29.1 | 27.7 | 27.3 | 27.7 | 28.7 | 28.0 | 26.2 | 27.5 |
雨量(mm) | 0.8 | 0.8 | 0.3 | 1.6 | 8.9 | 581.3 | 701.0 | 459.4 | 268.8 | 55.5 | 16.3 | 4.3 | 2099.0 |
A. | ①④ | B. | ①② | C. | ③④ | D. | ②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