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全球氣候的長期演變圖,回答下列問題。
【1】【1】全球氣候變化的基本特點是()
A. 全球氣溫逐漸升高 B. 降水量總的趨勢在增加
C. 冷暖、干濕交替出現 D. 氣候變化周期長短一致
【2】【2】從①到②是()
A. 氣候由暖濕變為干冷 B. 冰川面積減少
C. 雪線高度不變 D. 海平面上升
【答案】
【1】【1】C
【2】【2】A
【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出,全球氣溫冷暖交替,降水有增加也有減少,氣候變化周期也不一致;根據坐標含義及變化可以得出,從①到②氣候由暖濕變為干冷,據此(1)C、(2)A。
全球變暖有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其中,人為原因包括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和毀林導致溫室氣體增多,溫室效應增強等。全球變暖會引發極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降水量發生變化,部分地區出現水源短缺;出現“糧荒”;自然災害加劇,損失加重;社會經濟結構發生變化;物種多樣性受損,生態系統破壞;極端天氣頻繁等。為減緩全球變暖進程,可以采取的措施有:改善能源結構,提高能源利用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植樹造林,增加對溫室氣體的吸收;加強技術研究,如培育耐旱新品種,工業節能技術的應用和推廣;通過經濟、行政手段加強環保工作的實施;加強工程建設和防御機制建設以減輕自然災害的損失。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日照百分率是實際日照時間與可能日照時間的百分比。下表為亞歐大陸38°N52°N 之間四地日照百分率(不考慮地形因素)的季節變化。據表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四地的地帶性植被是( )
A. ①地為溫帶草原 B. ②地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C. ③地為溫帶荒漠 D. ④地為亞熱帶常綠硬葉林
【2】導致③地7月日照百分率全年最小的原因是( )
A. 受東南季風控制降水多 B. 受中緯度西風控制降水多
C. 受東北信風控制降水少 D. 受副熱帶髙壓控制降水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若該圖為南半球圖, OA是昏線,該日的節氣是 ,A點的正午太陽高度為 ,晝夜長短狀況是 ,C點在B點的 方向。
(2)若該圖為北半球圖,斜線部分為7月3日,非斜線部分為7月4日,則OA的經度為 ,北京時間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大氣垂直分層,讀圖回答下題:
【1】圖中正確表示大氣層氣溫垂直變化的曲線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對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義的電離層位于( )
A. Ⅰ層頂部 B. Ⅱ層底部 C. Ⅱ層中部 D. Ⅲ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黃土塬又稱黃土平臺,黃土桌狀高地,塬是中國西北地區群眾對頂面平坦寬闊,周邊為溝谷切割的黃土堆積高地的俗稱。讀某黃土塬等高線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為合理利用土地、保持水土,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
①甲地打壩於地 ②乙處整修梯田 ③丙處修建水庫 ④丁處平整土地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如果不施加人為措施,若干年后塬面邊界最可能變為 ( )
A. a B. b C. 1020米等高線 D. 1010米等高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一環境保護】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位于“海上絲綢之路”的廣西北海市合浦縣,過去沿海風景優美,水產豐富,生長著中國面積最大的珍稀植物紅樹林。現如今出現了眾多開采石灰巖的私營礦場,且規模逐步壯大,與采石場相鄰建有多個碎石場,已對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造成嚴重影響。下圖為合浦縣沿海岸線鋪開的連綿礦坑。
(1)分析采石礦場和碎石場對當地環境造成的危害。
(2)指出當地國土管理部門應采取的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某些自然地理現象的循環過程。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若此圖表示三圈環流中的中緯環流,ab位于近地面,則( )
A. a處因氣溫低導致空氣收縮下沉
B. b處空氣受熱上升形成赤道多雨帶
C. ③處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形成極地東風
D. 不同緯度間熱量、水汽得以輸送
【2】若此圖表示亞洲東部冬季季風環流,則( )
A. a處是海洋,b處是陸地 B. a處天氣以晴朗為主
C. ③氣流較①氣流濕潤 D. ③氣流由低緯流向高緯
【3】若此圖表示某大洋表層環流,且c、d兩地全年晝夜接近等長,則( )
A. ①為西風漂流 B. ②沿岸地區可能為荒漠
C. ③為暖流 D. ④沿海海域可能為秘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