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從“南糧北運”到“北糧南運”,中國農業經歷千年形成的糧食產銷格局在最近的30年間被徹底改變了。下圖為中國糧食產銷格局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引起“南糧北運”向“北糧南運”轉變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全球氣候變化 B. 城市化地區差異 C. 人口分布變化 D. 土地生產力差異
【2】影響東北地區成為我國最大商品糧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A. 人均耕地多 B. 高速鐵路的建設
C. 全球變暖、熱量條件改善 D. 新品種、新技術廣泛應用
【3】當前,制約“北糧南運”的最主要因素是
A. 氣候條件 B. 鐵路運輸 C. 生產水平 D. 市場需求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某城市地域形態簡圖,圖中M為商業區。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M成為商業區的主導區位優勢為( )
A.位于城市中心
B.土地租金高
C.交通通達度高
D.周邊居民數量多
(2)目前,該城市交通布局中最不合理的是( )
A.環行放射式道路網
B.河流
C.鐵路
D.高速公路
(3)該市擬規劃建設城市新的功能中心,其中最合理的是( )
A.甲:休閑旅游中心
B.乙:化學工業中心
C.丙:對外交流中心
D.丁:倉儲物流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部分區域簡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例所示的某環境問題主要是( )
A. 水土流失 B. 土地荒漠化
C. 環境污染 D. 濕地破壞
【2】治理該環境問題的根本措施是( )
A. 退耕還林還草 B. 修建水電站
C. 增加灌溉面積 D. 大力發展耕作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圖甲表示人口遷移的拉力和推力示意圖,下列表示不表示拉力因素的是( )
A.礦產資源豐富
B.就業機會多
C.水土流失
D.教育與升遷機會多
(2)由于國家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而吸引大量人口遷入的城市是( )
A.齊齊哈爾
B.攀枝花
C.文昌
D.深圳
(3)影響④階段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生態環境因素、社會文化因素
B.社會文化因素、政治因素
C.經濟因素、社會文化因素
D.政治因素、自然生態環境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帶的分布,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
A.積雪冰川帶、高寒荒漠帶、高山草原帶
B.高寒荒漠帶、山地落葉闊葉林帶、高山草原帶
C.高寒荒漠帶、積雪冰川帶、高山草原帶
D.高山草原帶、山地針葉林帶、高寒荒漠帶
(2)該山可能位于( )
A.5°N附近
B.40°S附近
C.40°N附近
D.極圈附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關于A地氣候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為熱帶季風氣候
B.分布10°N~25°N之間的大陸東岸
C.其成因是受季風環流的影響
D.此氣候類型各大洲均有分布
(2)關于B地氣候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西歐沿海地區是最典型的分布區
B.是受西風帶和副熱帶高氣壓帶交替控制
C.分布于30°N~40°N大陸的兩岸
D.為熱帶草原氣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年底至2017年1月23日“永安行”公共自行車投放南昌市老城區多個站點,覆蓋南昌市中心東湖區和西湖區的大部分區域,數量已達2萬輛,還會繼續增加。“永安行”公共自行車是一款無樁共享單車的模式,即人們通過智能手機就能快速租用和歸還一輛單車,完成一次幾公里以內的市內騎行。下圖為南昌市某用戶在一天中不同時段查詢到的同一區域單車分布狀況。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不同時段單車分布差異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路口附近( )
A. 公交站點集中 B. 緊鄰城市CBD C. 工業區集中 D. 辦公區集中
【2】圖中所示的手機功能主要運用的地理
信息技術是( )
A. GIS B. GPS和GIS C. RS和GPS D. RS和GIS
【3】共享單車的推廣使用,其產生的影響
主要有( )
①城市空氣質量有所改善②城區交通擁堵有所緩解③城市公交客流大大減少 ④城市交通規劃有所調整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大亞灣城市功能分區圖規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區自來水廠的取水口移至河流上游,原因是。
(2)圖中處適合布局石油化學工業區,理由是 。
(3)處是行政商務區,原因是。
(4)E處是濱海旅游區,在此布局的依據是。
(5)大亞灣布局有核電站,合理性有;A處布局森林公園,對城市的作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自馬鈴薯進軍主食化產品開發領域以來,馬鈴薯的熱度節節高升,不少馬鈴薯種植區域也欲趁馬鈴薯主食化產品開發戰略的東風,走品牌化道路。內蒙古烏蘭察布被譽為“中國薯都”。近年來,烏蘭察布馬鈴薯的種植面積一直保持在4000萬畝左右,年產量達到40億公斤。種植面積、產量分別占全國的8%和10%,成為全國馬鈴薯主產區。讀“烏蘭察布市地理位置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1】烏蘭察布生產優質馬鈴薯的優勢自然條件是
A. 土壤肥沃 B. 光照充足 C. 水源豐富 D. 熱量充足
【2】【2】馬鈴薯主食化之后,當地應
A. 加大農業科技投入,提高農產品質量 B. 不斷擴大種植面積,提高農產品產量
C. 依托政府政策引導,馬鈴薯自產自銷 D. 發展馬鈴薯主食加工業,改變飲食習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