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圖為“中緯度某地某日河流、風向、等壓線、等高線、等溫線、昏線的組合圖”,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該地區( )
A.位于南半球
B.該日晝長夜短
C.圖中河段無凌汛現象
D.典型植被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2)此時下列發生的現象中,可能的是( )
A.長江河口表層海水鹽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B.青島的海濱浴場人滿為患
C.巴西利亞附近的草原一片蔥綠
D.中國長城站出現極晝現象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圖a為北半球某區域圖,圖b示意沿甲乙線的海平面氣壓變化,圖c示意沿丙丁線的海平面氣壓變化。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圖示信息顯示
A. 甲乙之間為暖鋒鋒線 B. 甲乙之間為反氣旋
C. 丙丁之間為氣旋 D. 丙丁之間為冷鋒鋒線
【2】根據圖示信息推斷
A. 甲地降水概率小于乙地 B. 甲地氣溫日較差小于乙地
C. 丙地近地面風速大于丁地 D. 丙地高空氣壓小于丁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兩圖分別為太平洋不同海域沿岸洋流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關于圖示洋流判斷,正確的是( )
A. 甲洋流增溫增濕 B. 乙洋流是暖流 C. 丙洋流增溫增濕 D. 丁洋流是暖流
【2】關于①②兩處附近地區地理環境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①處沿岸是亞熱帶季風氣候 B. ②處沿岸是溫帶海洋性氣候
C. ①處的漁場是北海道漁場 D. ②處的漁場是北海漁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自然災害與防治】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2013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中國建設南海區域海嘯預警中心。海嘯是一種破壞性海浪,其波速高達每小時700—800千米,在幾小時內就能橫過大洋。呼嘯的海浪每隔數分鐘或數十分鐘就重復一次,摧毀堤岸,淹沒陸地,奪走生命財產,破壞力極大。全球有記載的破壞性海嘯大約有260次左右,平均大約六、七年發生一次。
分析南海容易發生海嘯的原因,并指出海嘯預警的主要觀測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開發大西北的過程中,主要有利條件和制約經濟發展的資源組合,正確的是( )
A. 宜耕荒地廣闊——熱量B. 草原廣闊——森林
C. 礦產豐富——光照D. 土地廣闊——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位于涅瓦河口三角洲上的圣彼得堡,是18世紀初彼得大帝在叢林和泥潭(沼澤)上建設起來的,是俄羅斯通往歐洲西部的出海口,現在是一座科學技術和工業高度發達的國際化城市,以艦船、動力機械等制造業為主。
(1)描述涅瓦河的水系特征。
(2)分析18世紀前涅瓦河口沼澤廣布的自然原因。
(3)評價18世紀初圣彼得堡建城的條件。
(4)簡述圣彼得堡發展造船工業的有利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