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我國農業部首次對全國家庭農場發展情況開展了統計調查。符合本次調查的家庭農場共有87.7萬個,下表為主要指標統計,據表可知我國家庭農場
主要指標 | 總量 | 平均值 | 備注 |
經營耕地面積 | 1.76億畝 | 200.2畝/個 | 占全國承包耕地面積的13.4% |
勞動力 | 533.08萬人 | 6.01人 | 其中家庭成員4.33人,長期雇工1.68人 |
2012年經營收入 | 1620億元 | 18.47萬元 |
|
A. 已經進入成熟發展階段?????????? B.長期雇工為主要勞動力
C. 生產經營規模較大?????????????? D. 集約化、商品化水平低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文科綜合能力測試地理(江蘇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環境保護】2013年3月8-9日,沙塵天氣橫掃我國西北和華北地區,局部地區出現沙塵暴和強沙塵暴天氣。圖是此次沙塵天氣影響范圍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此次沙塵天氣過程,a地與b、c兩地相比,a地沙塵更強的自然原因有_______ 。(3分)
(2)沙塵天氣對b區農業生產的影響有_______ 。(4分)
(3)減輕沙塵危害的可行措施有_______ 、__________。(2分)
A.建防風林削弱近地面風力 | B.發展灌溉增加地面濕度 |
C.農作物留茬增強抗風蝕能力 | D.硬化地面抵抗風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2014學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三12月月考文綜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
材料一 圖中的兩個地區是我國水旱災害發生頻率較高的兩大地區。
材料二 2012年9月到2013年3月,我國西南部分地區持續少雨,氣溫偏高,遭遇嚴重旱災。長期高溫少雨,致使云南大部、貴州大部、川西高原南部、廣西北部和東南部出現重度以上氣象干旱,對群眾生活、農業生產、塘庫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極大影響。
材料三 淮河流域是我國洪水災害發生頻繁的區域,該地區在歷史上曾多次發生大的全流域性洪水災害。
(1)讀材料二,分析導致A圖的中東部區域2012—2013年發生嚴重旱情除降水因素以外的其他主要原因。(6分)
(2)讀B圖和材料三,分析淮河流域多洪澇災害的水系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湖北省高三下學期五月第二次模擬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自然災害與防治】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
材料一 圖中的兩個地區是我國水旱災害發生頻率較高的兩大地區。
材料二 2012年9月到2013年3月,我國西南部分地區持續少雨,氣溫偏高,遭遇嚴重旱災。長期高溫少雨,致使云南大部、貴州大部、川西高原南部、廣西北部和東南部出現重度以上氣象干旱,對群眾生活、農業生產、塘庫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極大影響。
材料三 淮河流域是我國洪水災害發生頻繁的區域,該地區在歷史上曾多次發生大的全流域性洪水災害。
(1)讀材料二,分析導致A圖的中東部區域2012—2013年發生嚴重旱情除降水因素以外的其他主要原因。(6分)
(2)讀B圖和材料三,分析淮河流域多洪澇災害的水系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
材料一 圖中的兩個地區是我國水旱災害發生頻率較高的兩大地區。
材料二 2012年9月到2013年3月,我國西南部分地區持續少雨,氣溫偏高,遭遇嚴重旱災。長期高溫少雨,致使云南大部、貴州大部、川西高原南部、廣西北部和東南部出現重度以上氣象干旱,對群眾生活、農業生產、塘庫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極大影響。
材料三 淮河流域是我國洪水災害發生頻繁的區域,該地區在歷史上曾多次發生大的全流域性洪水災害。
(1)讀材料二,分析導致A圖的中東部區域2012—2013年發生嚴重旱情除降水因素以外的其他主要原因。(6分)
(2)讀B圖和材料三,分析淮河流域多洪澇災害的水系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