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表示某區域在一定時期內剩余勞動力數量、人均工資的變化,以及甲、乙兩類企業在該區域維持經濟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資的變化。讀圖,完成各題。
【1】由圖中可以推斷,該區域( )。
A.T0年工業基礎雄厚 B.T0~T1年吸引的工業企業類型最多
C.T1~T2年經歷產業結構調整 D.T2年以后工業生產衰退
【2】甲、乙兩類企業相比( )。
A.甲類企業在該區域維持發展的時間更長 B.甲類企業趨向廉價勞動力區位
C.乙類企業進入該區域的時間更早 D.乙類企業產品的附加值較低
【答案】
【1】C
【2】B
【解析】
試題分析:
【1】圖示T0年剩余勞動力多,工資水平低,說明這時的經濟落后,工業基礎不可能雄厚,A錯;T0-T1年剩余勞動力多,工資水平低,企業工資支付變化不大,說明這里工業企業類型變化不大,沒有大量企業進入,B錯;T1- T2年人均工資水平上漲幅度大,經歷產業結構調整,說明產業可能升級,C正確;T2年后工資水平上漲,表明經濟水平提高了,生產應該得到發展,不是衰退,D錯。選C正確。
【2】圖示甲類企業維持最低效益能夠支付的工資水平較低,乙類企業能夠支付的工資較高,甲類企業趨向廉價勞動力區位,B正確;隨著經濟的發展,甲類企業將支付不起較高的工資,不得不搬遷,甲類較乙類在該區域維持發展的時間要短,乙類企業工資水平高、企業級別高,進入該區域的時間更晚,A、C錯;甲類企業只能支付較低的工資,屬于廉價勞動力型企業 ,乙類企業能支付較高工資,所以相對于甲類產品附加值較高,D錯。選B正確。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目前,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堆存量已超過80億噸,且垃圾產生量仍以5%-8%的速度增長。填埋難以為繼,面對“垃圾圍城”的困境,“分類處理、焚燒發電”方式一舉四得,逐漸得到政府的重視。
分析“垃圾焚燒發電”與傳統的垃圾填埋方式相比的利與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等壓線與風向形成過程示意圖(圖中X、Y、Z為氣壓值)”,回答下列各題。
【1】該地的空間位置可能是( )
A. 北半球、近地面 B. 北半球、低空
C. 南半球、近地面 D. 北半球、高空
【2】若該地位于臨高4 000米的高空,則此時臨高的天氣狀況為( )
A. 炎熱干燥 B. 低溫少雨 C. 陰雨連綿 D. 高溫多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左圖為利用GIS技術制作的我國某地區的經濟林木分布圖,右圖為該地區的氣候資料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該經濟林木可能是( )
A.柑橘 B.枇杷 C.蘋果 D.荔枝
【2】下表中的柵格是記錄 A 區域的海拔高度(單位:m),據此判斷該河段的流向是( )
A.由北向南 B.由南向北
C.由北向南,再由西北向東南 D.由北向南,再由東北向西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古詩云:“才從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據此回答問題。
【1】從地理環境的差異性角度看,從塞北到江南的景觀差異屬于
A.從赤道向兩極的地域分異B.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D.從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異
【2】產生從塞北到江南景觀差異的基礎主要是
A.水分B.地形C.土壤D.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左圖是全球氣壓帶、風帶與雨帶分布示意圖,右圖為某地區氣候類型分布模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此圖表示北半球的__________(季節)。
(2)A表示的氣壓帶是:A________________帶, E表示的風帶是:_______________帶。
(3)地處①處的氣候類型為___________________氣候,該氣候成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樟樹位于右圖中___________________。 (填數碼及氣候類型名稱) ,樟樹的氣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三個地區農業資料分布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有關三個地區農業地域類型的判斷,正確的是()
A. ①為商品谷物農業 B. 三地的商品率都很高
C. ③為混合農業 D. ②為季風水田農業
【2】根據圖中信息推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①市場適應性差 B. ③生產規模小
C. ②科技水平低 D. ①②機械化水平高
【3】下列地區與所列特色農業相匹配的是()
A. 北疆地區-蘋果園、奶業、茶葉
B. 海南島-溫帶水果
C. 渭河平原-棉花、制糖、番茄、水稻
D. 云貴地區-烤煙、花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特大城市某干道市區、郊區雙向車速變化曲線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a、b兩曲線( )
A. a曲線反映8~10時汽車流量較小,道路暢通
B. a曲線反映由郊外住宅區向市中心工作區車速變化
C. b曲線反映以上班、上學活動為主的車速變化
D. a、b曲線反映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的突變性
【2】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的最根本的措施是( )
A. 在中心城區外圍大力建設以居住為主的衛星城
B. 大力建設環形—放射式道路網
C. 在中心城區外圍建設集生產、居住和服務功能為一體的城市新區
D. 嚴格控制私家車數量增長,實行限行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城市發展過程中1990年和2011年比較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直接表現出來的城市化的主要標志是( )
A. 城市總人口增加 B. 城市用地規模擴大
C. 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D. 城市工業部門更齊全
【2】從1990年到2011年該城市的工業部門大部分由城區遷移到郊區,主要原因是( )
①城區用地緊張,地價上漲 ②城市交通網的不斷完善
③為了緩解城市地區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
④郊區廉價勞動力豐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