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關于該圖反映的大氣運動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 近地面 B. 高空
C. 只有水平氣壓梯度力作用 D. 不考慮摩擦力
【2】上圖中d代表的是( )
A. 水平氣壓梯度力 B. 地轉偏向力 C. 風向 D. 摩擦力
【3】上圖中的A地與B地相比( )
A. 水平氣壓梯度力相同 B. 風向相反
C. A地風速小于B地 D. 摩擦力一定相同
【答案】
【1】A
【2】D
【3】C
【解析】試題分析:
【1】讀圖,該圖反映的大氣運動受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摩擦力三個力共同作用,屬于近地面大氣運動的受力情況,A對。高空大氣運動不考慮摩擦力,只有兩個力影響,B錯。C、D錯。
【2】圖中a與等壓線 垂直,指向低壓區,是水平氣壓梯度力,A錯。b沿水平氣壓梯度力方向,略向右偏,是風向,B錯。c與風向垂直,是地轉偏向力,C錯。d與風向相反,代表的是摩擦力,D對。
【3】圖中的A地等壓線稀疏,B地等壓線較密集,說明A地水平氣壓梯度力較小,A錯。風向在不斷偏轉,不相同,B錯。A地水平氣壓梯度力較小,A地風速小于B地,C對。摩擦力的方向與風向相反,風向改變,摩擦力方向也在不斷改變,不相同,D錯。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校地理學習小組對我國某地區農業種植方式的調查情況,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從傳統種植方式看,該地區的農作物熟制是
A. 一年一熟 B. 兩年三熟 C. 一年兩熟 D. 一年三熟
【2】現代種植方式改變農作物熟制的主要途徑是
A. 發展灌溉 B. 依托生物技術 C. 改善溫度 D. 保持土壤水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黃河中下游部分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問題。
(1)說出甲區(陰影部分)地貌類型的名稱。考慮動力條件和沉積條件,簡述該地貌類型的形成過程。
(2)與圖示范圍內黃河M點以上河段相比,MN河段的流量變化有何特點?分析原因。
(3)圖示范圍內,黃河在M點以上河段流經地區最主要的環境問題是什么?
(4)圖示大部分區域水資源短缺,請提出若干解決該地區這一問題的合理化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世界某區域圖。
材料二 中亞阿姆河、錫爾河流域是世界主要棉花種植區,出產的棉花十分優質。該流域農業不能靠自然降雨,為了灌溉棉田,修建了許多灌渠,每年從阿姆河和錫爾河采走大量的水。但灌渠有30%-75%的水因沙漠高蒸發率和沿途滲漏而損失,水量損失很大,加上各國之間水爭不斷,咸海失去了80%的水體。
(1)分季節說出阿姆河與錫爾河的主要補給來源。
(2)分析1960年以來導致咸海面積減小的原因。
(3)為防止咸海進一步減小,該區域在農業生產時應采取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菌中之王”松茸是一種完全在野生狀態下生長的食用菌,營養價值極高,產量稀少且目前無法人工栽培。橫斷山區(西南三角產區)是我國松茸的主要產地,產量約占全國的85%。松茸保鮮的極限是三春,在云南省香格里拉產地,一只松茸的收購價是80元,6小時后魯班700元的價格出現在日本東京的超級市場。近年來,我國野生松茸資源日漸枯竭,產量連年下降。
材料二 松茸只能生長在沒有任何污染母人為干預的原始森林中,土壤透氣性、排水性要求高,和松樹等針葉林的根系形成共生關系。同時需要依賴柏樹、櫟樹等針葉林提供營養支持。松茸地下菌絲在經過5-6年的生長后才能出土長出健康的子實體,每年6-10月為出菌期。松茸在出土前,必須得到充足的雨水,出生后必須立即得到充足的光照,另外溫度、蟲傷、人為暴力采集對菌絲的傷害等因素對杜茸的生長也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可以說每一生松茸曲誕生都是造物的奇跡。
(1)說出松茸生長的自然帶類型,并簡述西南三角區成為我國松茸主產區的原因。
(2)說明云南香格里拉出口鮮松茸到日本采用的主要運輸方式及原因。
(3)分析我國松茸產區產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兩項解決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北半球中高緯度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有關甲、乙的位置,正確的是( )
A. 甲位于30°N B. 乙位于30°N
C. 甲位于90°N D. 無法確定
【2】有關①②氣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①是冷性氣流 B. ②是暖性氣流
C. ①是西風帶 D. ②是西南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所示為伊比利亞半島,位于歐洲西南部。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關于圖中甲、乙兩地氣候特征及其成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受信風影響,兩地夏季降水較少 B. 受緯度影響,兩地冬季氣候溫和
C. 受地形影響,甲地氣溫年較差高于乙地 D. 受西風影響,甲地年降水量小于乙地
【2】關于圖示地區自然環境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海洋溫暖廣闊,珊瑚礁發育良好 B. 地形復雜多樣,風成地貌廣布
C. 植被覆蓋率高,以常綠闊葉林為主 D. 地勢高差較大,河流流程較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地地質剖面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示地質構造是巖層受到 方向的 (擠壓或拉伸)力而形成的。
(2)從地質構造來看,圖中甲處是 ,乙處是 。
(3)從地貌形態來看,圖中甲處是 ,其成因是 。
(4)假如在該地修建一條東西向的地下隧道,應選擇在甲地還是丙地? 為什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分析下面三幅圖,回答下列各題。
【1】甲圖中“先民拜虎為神”反映的人地關系思想是
A. 崇拜自然 B. 改造自然
C. 征服自然 D. 謀求人地協調
【2】乙圖中人們的行為所導致的主要的環境問題是
A. 森林遭到破壞 B. 自然資源面臨枯竭
C. 環境污染 D. 生物多樣性受損
【3】丙圖中人們的行為目的與下列人們的行為目的一致的是
A. 進行垃圾分類 B. 進行伏季休漁
C. 建設水土保持林 D. 設立自然保護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