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為“我國鹽堿化地區和滑坡、泥石流多發區的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A地區鹽堿地廣泛分布的省級行政區有__________(在圖中找分布面積較大的三個省區),簡要分析鹽堿地的形成原因。
(2)我國西南地區是地質災害多發區,但B地滑坡和泥石流發生次數很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C處滑坡、泥石流多發的原因。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遼寧朝陽柳城高中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11分)下圖中A為我國塔里木盆地某內陸湖,B為湖邊的一處綠洲。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注入A湖泊的河流,其主要補給水源夏季是________,冬季是____________。(2分)
(2)A湖泊的水位情況是________月份前后最高,此時B地的潛水位約為________米。(2分)
(3)A湖泊主要參與的水循環類型是________,其主要環節有________________。(3分)
(4)B地的主要生態問題是________和鹽堿化。該地的鹽堿化在什么季節最嚴重?為什么?(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陜西寶雞中學高二上期期末考試地理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讀下圖“寧夏部分地區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24分)
(1)分析Q地區近年來已成為我國重要的葡萄酒釀造業原料生產基地,分析該地區成為著名灌溉農業基地的有利自然條件。(8分)
(2)圖中Q、R兩地的荒漠化類型分別為 、 。(4分)
A.土地鹽堿化 | B.土地沙漠化 | C.石漠化 | D.紅色荒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4屆陜西高二上期期末考試地理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讀下圖“寧夏部分地區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24分)
(1)分析Q地區近年來已成為我國重要的葡萄酒釀造業原料生產基地,分析該地區成為著名灌溉農業基地的有利自然條件。(8分)
(2)圖中Q、R兩地的荒漠化類型分別為 、 。(4分)
A.土地鹽堿化 B.土地沙漠化 C.石漠化 D.紅色荒漠
(3)分析Q、R兩地荒漠化出現差異的原因。(6分)
(4)為了保護鐵路,人們在R地鋪設了草方格沙障,分析R地鋪設草方格沙障所起的作用(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0101 期中題 題型:單選題
[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圖為我國兩幅農業景觀圖,讀圖完成
由于甲、乙農業景觀界線的實際變化帶來的突出環境問題是
A.土地鹽堿化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地下水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