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雷暴天氣的形成要具備充足的水汽條件和劇烈的對流運動。下圖表示重慶市年均雷暴天氣日數空間分布。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導致圖中雷暴天氣年均日數空間分布特點的主導因素是( )
A. 地形分布 B. 太陽輻射
C. 大氣環流 D. 河流分布
【2】重慶市雷暴天氣主要發生在(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南水北調和西電東送工程示意圖,回答問題。
(1)與南水北調東線相比,中線方案建設的優勢條件有哪些?
(2)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投入使用后,哪些地區可能產生土壤次生鹽堿化現象?試分析其產生過程。
(3)在調出區和調入區中任選其一,說明西電東送對區域地理環境的有利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北半球大氣環流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氣壓帶或風帶的名稱:
A ________________ 帶 B__________________ 帶 C__________________ 帶
(2)圖中D風帶的風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中E氣壓帶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陸西岸受C、D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氣候,其特點是夏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地區海拔與相應地殼厚度變化對比剖面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地殼厚度不均
B. 莫霍界面以上為巖石圈
C. 大洋地殼一定比大陸地殼厚
D. 莫霍面是巖漿發源地
【2】喜馬拉雅山上有大量石灰巖分布,說明該地區( )
A. 目前變質作用強烈
B. 曾經地勢低洼
C. 有過強烈的火山噴發
D. 冰川廣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地殼物質循環示意(圖甲)和某地地質剖面圖(圖乙),完成下列各題。
(1)填寫圖甲中方框內的地理事物:甲是 ;乙是 ;丙是 。
(2)寫出圖甲中數碼所表示的地質作用名稱:① 作用,③ 作用。圖甲中 (填數碼)可表示花崗巖的形成。
(3)圖乙中A地貌的名稱是 ,它主要分布于我國的 (填方位)地區。F是流動沙丘,其成因主要是受 作用。
(4)圖乙中C、D、E所代表的三種巖石,年齡由老到新的排列順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隨著區域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現行的東、中、西三大地帶已經難以適應新形勢的要求,有學者提出我國宏觀區域經濟的“新三大經濟地帶”的劃分方案,分為東北及東部沿海地帶、中部及近西部地帶、遠西部地帶。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我國“新三大經濟地帶”劃分方案圖
【1】我國宏觀區域經濟劃分為“新三大經濟地帶”的目的是( )
A. 分析歸納出區域自然環境特征
B. 找出區域內部存在的差異
C. 因地制宜地對區域加以開發利用
D. 分析人類活動的基本規律
【2】關于中部及近西部地帶部分省區工農業方面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加快海南的熱帶經濟作物基地建設
B. 湖北、湖南可大力發展小麥、番茄的種植
C. 廣西、甘肅是該地區水電輸出最豐富的地區
D. 陜西和山西是我國蘋果的優勢產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韓國部分地區地形及甲乙兩市氣候統計數據,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與中國同緯度沿海城市連云港相比,甲市( )
A. 夏季氣溫較高 B. 冬季氣溫較低
C. 氣溫年較差較小 D. 氣溫日較差較大
【2】乙市7、8月份降水多于甲市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處夏季風背風坡 B. 受臺風雨影響
C. 受鋒面雨影響 D. 地處西風帶迎風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一洋流,位于東半球的大陸東岸,是反氣旋大洋環流的一部分,呈順時針方向流動,此洋流是( )
A. 日本暖流 B. 加利福利亞寒流 C. 東澳大利亞暖流 D. 秘魯寒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長江荊江河段及荊江分洪工程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1】關于荊江河段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泥沙沉積形成了南五洲 B. 溯源侵蝕使得河道彎曲
C. 荊江分洪區汛期大量蓄水 D. 人民大垸不受洪水威脅
【2】【2】“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的主要原因是( )
A. 湖泊的調節功能較弱 B. 地下水位過高,補給河流
C. 泥沙淤積使得河床增高 D. 流速過快,河岸侵蝕嚴重
【3】【3】關于分、蓄洪區土地利用的敘述,最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是( )
A. 為應對特大洪水而禁止開發 B. 發展濕地生態經濟及旅游
C. 作為城市建設用地利用 D. 開挖成湖,增強調節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