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關于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 )
①自然帶沿緯線方向作有規律的更替 ②由赤道到兩極地域分異的產生,主要是太陽輻射從赤道向兩極遞減的結果 ③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是溫度和水分條件共同作用的產物 ④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僅在低緯與高緯地區表現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所示區域在18°S太平洋附近,L示意流經沿岸的洋流。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下圖是海洋表層海水溫度與洋流關系示意圖,圖中a、b、c為等溫線,a>b>c,箭頭表示洋流流向。上圖中L處的洋流與下圖中所示的洋
A. B.
C.
D.
【2】下列對L洋流沿岸地區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 沿岸以沙漠為主,植被稀少 B. 附近有世界著名的大漁場
C. 秘魯首都是聞名的“無雨城” D. 空氣干燥,雨霧很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果每個氣候資源類型可以用3個阿拉伯數字表示,三個數字從左至右分別表示水分資源、熱量資源、光照資源的質量等級(數字越大,等級越高)。讀我國氣候資源類型分布表,回答下列問題。
【1】A地區可能是
A. 柴達木盆地 B. 臺灣西部平原 C. 三江平原 D. 江漢平原
【2】B氣候資源類型的代號應為
A. 143 B. 421 C. 134 D. 2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赤潮是海洋中由海水富營養化造成的常見污染類型。20-30℃是赤潮發生最適宜的溫度范圍,赤潮發生的環境條件如下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赤潮發生的主要環境條件可以判斷,在我國較易發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
①南方近岸海域②城市近岸海域③北方近岸海域 ④鄉村近岸海域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我國沿海赤潮一般發生在()
A. 9月到11月 B. 12月到2月 C. 3月到5月 D. 6月到8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兩圖,回答下列各題。
【1】與圖乙比較,圖甲所示
A. 比例尺較大,表示的范圍較大
B. 比例尺較小,表示的范圍較小
C. 比例尺較小,表示的范圍較大
D. 比例尺較大,表示的范圍較小
【2】B城市位于A城市的
A. 西南方向 B. 東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東北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從地形、氣候、水文三個方面說明圖示區域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
(2)指出圖示地區不同地域適宜發展的主要農業類型。
(3)西遼河流域是內蒙古自治區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之一,如果過度擴大糧食種植面積,會對該區域地理環境產生哪些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中國21世紀議程》中所制訂的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框架的正確敘述是( )
A.只涉及經濟領域,而沒有考慮社會因素及其發展
B.只涉及團體及公眾,沒有牽扯個人和決策者
C.涉及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各要素、各領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對策和行動
D.只有政策、法律等保障措施,沒有行動實施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