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圖及表中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1)根據材料,指出影響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2)由表中材料,指出世界人口最集中分布的溫度帶。
(3)解釋乙圖中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0~200米的原因。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榆中縣農業局的數據顯示,2014年榆中縣“冷涼夏菜”蔬菜種植面積達34萬畝,總產量84萬噸,預計實現蔬菜總產值14億元。榆中縣夏菜品種繁多,營養豐富,近年來,以夏菜為主的特色優勢已成為榆中縣農業的錢袋子。
同時,榆中縣以夏菜為主的產業化經營初具規模,截至目前,全縣已建成蔬菜保鮮庫40家,庫容量13萬噸,其中萬噸以上的已有8家。目前除東北、西藏等省區外,榆中縣蔬菜已銷售到全國各省市的60多個城市的80多個蔬菜市場。
材料二 榆中縣等高線地形圖
(1)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榆中縣夏季蔬菜種植的有利自然條件。
(2)榆中縣保鮮冷庫企業數量多且分布較分散,試分析其原因。
(3)請在下列兩個問題中,選擇其中一個問題作答。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問題計分。
問題①:說明榆中縣蔬菜產業的發展經驗對我國一些貧困縣脫貧致富的啟示。
問題②:為以蔬菜種植為基礎的榆中縣經濟進一步發展提出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我國部分地區某年的人口資料。
材料二 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結果表明,我國人口增長得到了有效控制,人口增長模式在部分地區已轉變為“三低”型。2010年11月,我國又開展了第六次人口普查。
(1)圖示省、市、自治區中,死亡率最高的是 , 最低的是。
(2)圖示各省、市、自治區中,每年凈增加人口最多的是 , 最少的是。
(3)上海的出生率比北京高,而自然增長率卻比北京低,其原因是。
(4)對比人口出生率與自然增長率的地區差異性,說明經濟發展水平與人口出生率的關系是;與人口自然增長率的關系是。
(5)材料中的部分地區指的是( )
A.黔、魯、京、浙、蘇
B.豫、新、京、浙、蘇
C.渝、京、津、瓊、滬
D.滬、京、津、蘇、浙
(6)下列四幅圖中,能正確反映新中國成立后我國人口變化狀況的是( )
A.
B.
C.
D.
(7)目前我國已進入低生育水平國家行列,為什么還要繼續堅持計劃生育( )
A.人口基數大
B.經濟迅速發展
C.資源分布不均
D.生產力地區差異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①②表示兩類不同經濟發展水平國家的人口年齡構成,讀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①②兩類國家屬于發達國家的是。
(2)①②兩國人口年齡結構所反映出的人口問題是:
①國。
②國。
(3)上述人口問題對兩國人口增長及社會產生的影響是:
①國。
②國。
(4)針對以上人口問題,兩國應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①國
②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4月15日-5月1日,在英國克魯斯堡劇院舉行了2017年世界斯諾克錦標賽。下表為2017年斯諾克世錦賽決賽時間安排完成下題。
由于工作原因,小王只能在5月1日(北京時間)觀看決賽直播,則小王錯過了決賽的哪部分直播
A. 階段Ⅲ、階段Ⅳ B. 階段Ⅰ、階段Ⅱ
C. 階段Ⅱ、階段Ⅲ D. 階段Ⅰ、階段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中南半島部分地區河流分布圖。據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示區域地勢( )
A. 東高西低 B. 西高東低 C. 北高南低 D. 南高北低
【2】該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是( )
A. 水稻 B. 小麥 C. 玉米 D. 谷子
【3】目前該地區是世界電子工業投資的熱點區域,其原因主要是該地區有( )
A. 雄厚的技術力量 B. 豐富的資源
C. 大量廉價勞動力 D. 廣闊的市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太陽光照示意圖,請回答下面小題。
【1】圖中各點中,白晝最長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圖中各點中,太陽高度最大的是( )
A. A B. B C. C D. D
【3】圖中C點的時間為( )
A. 10點 B. 16點 C. 12點 D. 22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1995-2009年我國某省級行政區戶籍人口遷移變動情況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小題
【1】1995-2009年,該省級行政區戶籍人口
A. 遷入率持續上升 B. 遷出率持續降低
C. 機械增長率緩慢下降 D. 累積凈遷入量逐年增加
【2】從人口遷移模式看,該省級行政區可能是
A. 上海 B. 新疆 C. 湖北 D. 河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