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關于洋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大洋內洋流系統強大,是由于洋面復雜,因此理化性質不穩定
B. 有穩定的潮汐系統
C. 遠離大陸,深度大,面積廣
D. 是海洋的中心部分,也是海洋的主體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影視劇中往往讓女主角面朝大海,海風吹拂下讓頭發向后飄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樂心情.結合“北半球某濱海地區海陸環流圖”(甲圖)和“氣溫變化特征圖”(乙圖),回答下題.
(1)圖甲中①②③④四處氣壓最低的是( )
A.①處
B.②處
C.③處
D.④處
(2)為了完成女主角頭發向后飄逸的場景,如果你是導演,你會選擇什么時間段來完成拍攝( )
A.16時至次日8時
B.8時至16時
C.18時至次日6時
D.6時至18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以下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地理信息系統(GIS)與一般信息系統的主要差別是:GIS所采集的信息是按地理空間分布特征來反映地理實體結構及其動態變化規律的。如目前我國已應用GIS對各地區各時段“非典型肺炎”臨床診斷病例、疑似病例等指標分類匯總,在地圖上進行“地點”“狀況”的位置標定,每日發布各地疫情通報,供有關部門查詢分析,制定相應的防治策略。
(1)根據下列我國部分省區“非典型肺炎”累計臨床診斷病例通報表中的數據,在我國部分省區圖的圖例空白框內,設計區分各病例數值段的圖例符號,并在圖上山西、湖南兩省范圍內畫出相應的圖例符號。
省區 | 累計病例(例) |
北京 | 2456 |
天津 | 175 |
河北 | 227 |
山西 | 447 |
河南 | 15 |
陜西 | 12 |
重慶 | 3 |
湖南 | 6 |
(2)下列課題中,主要是應用GIS進行研究的有(多選)( )
A.近50年來,世界糧食總產量與人均產量變化趨勢分析
B.近10年來,上海市區人口分布變化特征與城市建設相關性分析
C.浙江省西部地區土地利用狀況與農業結構變化特征分析
D.上海市浦東新區內環線內主要道路交叉點交通流量狀況通報及優化公交線網、站點分布的方案設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海岸可以分為侵蝕型、堆積型與生物型三種 B. 生物海岸分布的共同點是分布在亞熱帶海區
C. 堡礁分布在遠離大陸的熱帶海域 D. 堡礁分布在海面以上,形如保護海岸的堡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中國北斗導航系統相對于美國GPS具有五大優勢:一、它同時具備定位與通訊功能,不需要其他通訊系統支持,而GPS只能定位。二、覆蓋范圍大,沒有通訊盲區。北斗系統覆蓋了中國及周邊國家和地區,不僅可為中國、也可為周邊國家服務。三、特別適合于集團用戶大范圍監控管理和數據采集用戶數據傳輸應用。四、融合北斗導航定位系統和衛星增強系統兩大資源,因此也可利用GPS使之應用更加豐富。五、自主系統,安全、可靠、穩定、保密性強,適合關鍵部門應用。
材料二GPS衛星星座圖示。
(1)GPS系統共有24顆在軌衛星、相鄰兩個GPS星座衛星軌道之間的夾角為度。
(2)每個衛星軌道上各有顆衛星;兩兩相隔約為度。
(3)全球定位系統有哪幾部分構成?
(4)全球定位系統的特點是什么?
(5)全球定位系統主要應用于哪些方面?
(6)我國北斗系統有哪些優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陰影表示非洲北部薩赫勒地區(撒哈拉沙漠南部向熱帶草原過渡的干旱、半干旱地帶),當地牧民每年趕著大量牲畜于11月南遷,6月北移,近年來該地區植被退化嚴重。據此回答:
與牧民南遷時間對應的地理現象,正確的是( )
A.長江流域河水補給湖水
B.廬山風景區正值旅游旺季
C.北京地區進入取暖季節
D.亞歐大陸東部盛行東南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江蘇鹽城沿海有豐富的灘涂資源,關于灘涂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灘涂是指大潮時位于高潮線以下、低潮線以上的亦海亦陸的特殊地帶
B. 灘涂本身蘊藏著各種生物及其他海洋資源,沒有礦產資源
C. 灘涂也是一種重要的土地資源
D. 灘涂養殖是沿海地區利用灘涂的主要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洋流對全球的水熱平衡起到重要作用,對人們的生產生活也產生重要影響.讀圖后回答問題.
(1)按性質分,圖中洋流②屬于(寒流、暖流),它能對沿岸氣候具有的作用.
(2)圖中③地漁業資源豐富,形成 漁場,其成因是 .
(3)從歐洲西部到美國東海岸的A、B兩條航線中,路徑A航程雖然比路徑B航程短,但航行時間卻比路徑B要 , 這主要是由于A航線處于風帶,且受(洋流名稱)影響,逆風逆水航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洞庭湖是長江中游地區最重要的天然調蓄湖泊。目前湖泊面積2625平方千米,湖泊容積167億立方米。洞庭湖南有湘、資、沅、澧四水匯入,北有松滋、太平、藕池三口與長江相連,湖水經城陵磯注入長江。洞庭湖能夠蓄納長江洪水,削弱長江洪峰,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長江的防汛壓力。近一個世紀以來,人們在洞庭湖區頻繁進行大規模的圍湖造田,修建了大量的垸堤,把原來的水域改造為耕地和建設用地,結果造成了洞庭湖水面面積急劇縮小,使長江洪水的調蓄功能顯著減弱。
材料二為了確保長江中游地區的防汛安全,我國政府下決心把洞庭湖水面恢復到解放初期時的面積。即由目前的2625平方千米擴大到4350平方千米。洞庭湖容積也要自167億平方米擴大到293億立方米。我國政府部門也制定出洞庭湖“4350工程”規劃。根據規劃,退田還湖面積達1448平方千米。如下圖:
洞庭湖現狀洞庭湖規劃范圍
(1)為何說洞庭湖是長江中游地區最重要的天然調蓄湖泊?
(2)近一個世紀以來,洞庭湖萎縮的自然和人為原因主要有哪些?
(3)洞庭湖規劃范圍與現狀比較最大的不同是什么?采取哪些措施才能實現規劃的目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