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根據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201 6年9月11日《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布,長江經濟帶的發展保護將率先在沿江生態環境、發揮黃金水道優勢、促進產業有序轉移等重點領域取得進展。
材料二 長期以來,在鄱陽湖和長江的交匯處,江水渾濁而湖水清澈。然而,近年來江水清澈而湖水渾濁的“清濁倒置”現象引進廣泛關注,許多專家認為這種現象和水庫建設、流域降水、水面風浪、采砂活動等多種因素有關。
材料三 長江經濟帶的城市群分布示意圖。
(1)簡述城市群建設對區域經濟發展及解決城市化問題的積極意義。
(2)分析最有可能欣賞到“清濁倒置”的季節。
(3)簡述該區域夏季最容易發生的自然災害及原因。
【答案】(1)充分發揮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有利于資源共享,節約生產成本;可以加強競爭,促進產業地域分工,促進產品質量的提升;可以促進城市間人口的合理遷移和交流;產業合理布局,減少大城市職能,緩解城市化問題 (2)(冬)春季;原因:河流處于枯水期;長江水量降低,流速變慢,絕大多數泥沙在水庫沉積,下游河流水質變得清澈;鄱陽湖枯水期采砂船大量采砂,使湖水變得渾濁;湖面此時風浪較大,(攪動湖底泥沙或使由河流注入的泥沙不易沉積)使湖水變得渾濁。(不明確季節或判斷季節錯誤均不記分) (3)洪澇災害(或暴雨引發的地質災害),主要原因受梅雨和臺風影響,降水多,多暴雨,洪峰流量大;地勢相對低平;人口和城市密集
【解析】(1)城市是一個地區的經濟中心,中心城市具有輻射帶動作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城市群建設有利于資源共享,信息交流,節約生產成本;可以加強競爭,促進產業地域分工,促進產品質量的提升;可以促進城市間人口的合理遷移和交流;產業合理布局,減少大城市職能,緩解城市化問題。
(2)從材料“許多專家認為這種現象和水庫建設、流域降水、水面風浪、采砂活動等多種因素有關。看“清濁倒置”的季節為(冬)春季;原因是河流處于枯水期;三峽大壩等水庫建成,長江水量降低,流速變慢,絕大多數泥沙在水庫沉積,下游河流水質變得清澈;鄱陽湖枯水期采砂船大量采砂,使湖水變得渾濁;湖面此時風浪較大,(攪動湖底泥沙或使由河流注入的泥沙不易沉積)使湖水變得渾濁。
(3)結合地區氣候可知夏季降水多,多暴雨,從圖中看位于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相對低平;人口和城市密集,所以說多洪澇災害(或暴雨引發的地質災害多)。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是世界四個地區人口相關數據,據表回答下面小題。
【1】四個地區中,人口老齡化趨勢最明顯的是( )
A. ①地區 B. ②地區 C. ③地區 D. ④地區
【2】關于四地區的表述,正確的是( )
A. ③的經濟發展水平最低 B. ②的年凈增人口最多
C. ①的人均收入高于② D. ④的勞動力資源最豐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城市人口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示時段內,該城市( )
A. 2002年以前,人口一直在增長 B. 2002年以后人口開始減少
C. 人口總數最少的年份是1993年 D. 人口總數最多的年份是2008年
【2】該城市最有可能位于( )
A. 東北平原 B. 云貴高原
C. 四川盆地. D. 長江三角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隴南位于西秦嶺,西部向青藏高原過渡,也是我國三大自然地區之間的過渡地帶。因中藥材種類多素有“天然藥庫”之稱譽。隴南海拔2400~3500米的深山峽谷的茂密竹林是野生大熊貓的主要棲息地,大熊貓從不冬眠、體態肥碩、憨態可掬,有黑白相間的外表和發達有力的前后肢,視力較差,目光短淺,但是聽覺極為靈敏。
材料二 隴南位置和范圍示意圖
材料三 九寨溝地處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漳扎鎮,是中國第一個以保護自然風景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護區,也是中國著名風景名勝區和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示范點,被納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人與生物圈”保護網絡。以翠湖、疊瀑、彩林、雪峰、藏情、藍冰“六絕”著稱于世。著名的景點有:樹正群海、諾日朗瀑布、五花海、犀牛海、五彩池、珍珠灘等等。
(1)說明大熊貓的體貌特征與其棲息地白然地理環境的關系。
(2)分析隴南地區素有“天然藥庫”之稱譽的原因。
(3)紫斑牡丹是一種新興的木本油料作物,耐旱耐寒,耐瘠薄,1畝的綜合效益可達萬元,你是否贊成在隴南山區大力推廣紫斑牡丹的種植,請你表明態度并從土地資源方面說明理由。
(4)說明九寨溝發展旅游業的優勢條件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05年8月2—17日,中國科學考察隊對東非大裂谷進行了為期5天的科學考察,此次中國科學考察隊從埃塞俄比亞南部進入東非大裂谷,由北向南考察了東非大裂谷。本次科考旨在揭開“地球上最大疤痕”的秘密。據此回答問題。
從形成原因上看,東非大裂谷的形成與科羅拉多大峽谷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
A.張裂作用
B.擠壓作用
C.流水侵蝕作用
D.冰川侵蝕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山地的坡向和坡度決定了獲得的太陽直接輻射量的多少。下圖中的①②和③④分別是甲、乙兩山地在冬至日南、北坡不同坡度所接受到的太陽直接輻射量隨時間的變化圖(圖中實線代表等太陽輻射量線)。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圖中的序號代表的坡向正確的是( )
A. ②④表示南坡 B. ①③表示南坡 C. ②③表示北坡 D. ①④表示北坡
【2】由圖判斷甲乙兩地冬至日晝夜長短正確的是( )
A. 乙地晝長約8小時 B. 甲地夜長約8小時
C. 甲地晝長比乙地短約1小時 D. 甲地晝長比乙地短約3小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