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下面“反映人與環境關系的三種模式圖”,回答下列對“環境容量”的理解錯誤的是( )
①環境容量是指生態系統對人口的承載能力②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環境容量在不斷地加大
③人類可以局部地改造環境,從而可使人口數量超越環境容量
④生態環境的平衡是人類生存的前提和人類改造自然的基礎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長江沿江地帶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與東北松嫩平原相比,圖示地區①—⑤五大商品糧基地的共同的優勢自然條件是
A.熱量充足 B.水源充足 C.耕地廣闊 D.市場廣闊
【2】圖示地區突出的環境問題是
A.水土流失 B. 酸雨危害 C.臭氧破壞 D.荒漠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冰川乙高山雪峰為依托,晶瑩剔透,不僅是冰凍圈重要的自然資源與文化、景觀和生態系統內在的組成部分,也是高山帶最美麗和迷人的地質景觀和最雅致的吸引物之一。冰川以其獨特的山地自然景觀、形態各異的冰川地貌、舒適宜人的避暑特性,以及滑雪、攀冰、徒步、探險等諸多種體驗旅游功能,成為人們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下圖為我國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
指出圖示地區冰川旅游資源的主要價值及其開發的不利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1年棗莊依托江北水鄉——運河古城和山水山亭,成功實現城市轉型。市民們感慨的說:“幾十年來終于能放心穿白襯衫了”。棗莊市市民過去不敢穿白襯衫,說明該市的首要污染物是:
A. 硫氧化物 B. 氮氧化物
C. 總懸浮顆粒物 D. 鉛的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③與①相比死亡率高的原因是( )
A. 戰爭 B. 疾病 C. 生活水平差 D. 老年人口多
【2】與②人口增長模式相對應的人口年齡結構金字塔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為世界各地區65歲及以上人口占該地區總人口的比例(%)資料統計表。讀表完成下列各題。
【1】從2000年到2050年,65歲及以上人口增長最多的是( )
A. 歐洲 B. 北美洲 C. 亞洲 D. 北非
【2】依據表格中的數據不能推斷出的是 ( )
A.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老齡化問題趨于緩和 B. 發達地區的老齡化比欠發達地區嚴重
C. 人口老齡化乃世界性的趨勢 D. 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在不斷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的全民義務植樹造林活動已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成效最顯著的植樹運動。有關森林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城市綠化帶的主要作用是殺菌抗病
B. “三北”防護林帶的作用是涵養水源,美化環境
C. 長江中上游防護林體系是防風固沙,保護農田
D. 交通沿線兩側造林主要是吸煙滯塵,凈化空氣,美化環境和保護路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城市人口增長率曲線圖(橫縱坐標數值變化相同)。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該城市人口數量開始增加時間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有關圖中各階段人口變化狀況的敘述,正確的是
A. ①~③階段,人口增長速度較快
B. ③~④階段,人口數量增加緩慢
C. ④~⑤階段,遷移人口數量基本不變
D. ⑤之后階段,人口老齡化得到遏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五省(市、自治區)人口撫養比統計圖(圖中數據來自2014年中國統計年鑒)。人口撫養比是指非勞動年齡(14歲及以下與65歲及以上)人口數與勞動年齡(15-64歲)人口數之比。人口總撫養比小于50%的時期為人口紅利時期,人口紅利時期,勞動力資源比較豐富,有利于社會經濟發展。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圖示階段,社會負擔較輕的省(市、自治區)是
A. 北京與浙江 B. 北京與廣東 C. 廣西與廣東 D. 安徽與浙江
【2】圖示五省(市、自治區)中,人口遷移拉力最強的是
A. 浙江 B. 北京 C. 廣東 D. 安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