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我國于2010年計劃有條件的放開二胎生育政策。某大學生根據某地調查數據(政策改變后生育率為原生育率的1.4倍左右)設計了人口政策變化前后的人口增長數學模型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能正確表達該地政策改變后勞動力(15~60歲)增長趨勢的是
A. 模型1 B. 模型2 C. 模型3 D. 模型4
【2】我國人口政策改變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勞動力數量變化最快 B. 勞動力數量增加,撫養比立即減小
C. 勞動力負擔持續增加 D. 低齡人口增長較快,導致前期負擔加重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題文)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海南島被譽為椰島,文昌椰子產量占全海南島一半還多。洋流是椰樹傳播的重要途徑之一,當成熟的椰果掉落到海灘上或海水里,被暖濕的洋流載到適合的環境,就生根發芽,繁衍成林。椰樹喜光耐鹽,對溫度和濕度的要求較高,適宜生長在高溫濕熱、年均溫24度以上,溫差小,全年無霜的環境下。
材料二:海南島本地椰樹品種是經過漫長選擇適應本地環境的“海南本地高”,但跟東南亞優良椰種相比,具有掛果晚、產量低的缺點。近年有人直接從東南亞引進優良品種栽種,卻沒有成功。
材料三:海南島氣溫、降水、臺風頻次、椰樹種植等資料(下圖)
(1)簡述海南島臺風頻次的分布特征。
(2)分析椰樹主要分布于海南島東部而不是西部的原因。
(3)簡析海南島栽種東南亞優良品種卻沒有成功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某流域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關于該流域綜合開發利用方向的敘述,正確的是
A. 上游地區重點開發利用水能發電、發展航運、發展種植業
B. 下游地區利用河流水源發展灌溉農業,大力種植水稻、棉花等作物
C. 河口處大力發展沙丁魚漁業捕撈
D. 利用流域內名勝古跡、沿岸風光、沙漠奇景發展旅游業
【2】關于興建N水庫大壩對當地地理環境的影響,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保證下游地區農田常年得到灌溉 B. 河口三角洲增長速度加快,面積擴大
C. 河流下游沿岸平原土地肥力增加 D. 保證大壩以下河段水量充足,防止海水倒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馬鈴薯優勢區域布局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各優勢產區發展馬鈴薯種植的優勢條件,正確的是( )
A. 華北優勢區降水豐沛,市場廣闊
B. 東北優勢區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
C. 西南優勢區熱量豐富,無霜期長
D. 西北地區氣候涼爽,日照充足,水源豐富
【2】馬鈴薯種植優勢區域的發展方向是規模化、專業化和生態化,延長產業鏈,以提高馬鈴薯產業集群效應。這種做法的目的是( )
A. 減少區域的能源消耗和節約水資源
B. 減少對生態的破壞
C. 擴大總體生產能力
D. 提高競爭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南美洲部分地區地形圖及A、B兩地氣候資料。
材料二 天然橡膠是一種喜高溫、多雨、靜風和肥沃土壤的熱帶喬木。B地因曾壟斷全球天然橡膠市場長達70年而獲得“黑金之都”之稱。20世紀30年代,東南亞人工橡膠種植成功,B地陷入長時間的衰落。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全球汽車產業的發展,作為巴西唯一的經濟特區,憑借其在國內的優勢條件,該地迅速崛起,成了巴西東北部的工業中心。
(1)分析B地比A地更適宜天然橡膠生長的原因。
(2)說明20世紀30年代B地衰落的原因。
(3)推測20世紀90年代以來,B地天然橡膠迅速崛起的主要優勢條件及對B地天然橡膠產業發展的影響。
(4)你是否贊同在B地發展人工橡膠種植?請表明態度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在德國和日本,隨處可見廠房和大樓屋頂的黑色“硅板”,這就是太陽能屋頂(如圖)。晴朗的白天,“屋頂”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把富余的電能送入電網。我國上海正在積極推廣“太陽能屋頂計劃”。
據此完成第下列各題。
【1】下圖中人類活動所利用的能源不是來自太陽輻射的是( )
A. B.
C. D.
【2】上海積極推廣“太陽能屋頂計劃”是因為
A. 太陽能屋頂可以美化環境
B. 是我國太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
C. 太陽能資源清潔,可再生
D. 上海人口稠密,經濟發達,能源儲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汽車工業轉移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
【1】我國承接汽車產業轉移的主要條件是
A. 我國地形和氣候條件適宜 B. 資源豐富,勞動力工資水平高
C. 迅速發展的經濟和公路交通網絡 D. 科技發展迅速,潛在市場廣大
【2】關于汽車產業轉移對我國影響,敘述錯誤的是
A. 促進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 B. 有利于產業結構優化、提高就業率
C. 減輕我國資源和環境的壓力 D. 促進區域間的產業分工與協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根據《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到2017年底,北京市要調整退出高污染企業1200家,天津市鋼鐵、水泥產能控制在2000萬噸和500萬噸,河北省鋼鐵產能壓縮淘汰6000萬噸以上。下圖京津冀產業轉移方向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下列關于產業轉移的主要特征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從大城市向中小城鎮轉移
B. 轉入地區的經濟更發達,資源更豐富
C. 轉出的多為重工業
D. 多靠近交通發達的沿海、鐵路沿線附近
【2】首鋼向外轉移的主要原因是
①北京市用地緊張,首鋼占地面積大;②環境污染嚴重;③耗水耗能多,能源不能滿足需求; ④轉入地交通更便利,資源更豐富。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我國某城市2000~2013年人口變動的情況。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年份中,該城市人口凈遷入量最少的是
A. 2003年 B. 2006年 C. 2009年 D. 2012年
【2】該城市人口變動導致
A. 老齡化的進程延緩 B. 平均預期壽命縮短
C. 城市基礎設施的負擔減輕 D. 文化和價值取向趨向單一
【3】該城市是
A. 武漢 B. 重慶 C. 上海 D. 西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