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4分)
材料 國務院正式批準實施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明確了長江三角洲地區發展的戰略定位,即亞太地區重要的國際門戶、全球重要的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中心、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到2015年,長三角地區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到2020年,力爭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
(1)圖中甲地區浙、贛、皖交界地是我國重要的優質茶葉產區,據調查該地土層淺薄,土壤酸性,有機質含量較低,試從土壤形成的自然要素方面分析該地土壤特點的形成原因。(6分)
(2)下圖為浙江省某地多年平均降水量(mm)月分配表,簡析該地6月、7月、8月這三個月降水量差異的主要原因。(6分)
(3)近年來,中國石化工業呈現出由內陸地區向臨港城市布局的演化態勢(包括海港和沿江港口),地處杭州灣畔的金山區有著名的特大型企業——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化學工業區,分析中國石化企業臨港布局和向專業園區集聚的主要原因。(6分)
(4)揚州在隋唐時代是我國商業貿易最繁榮的城市,后來上海發展為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城市。分析不同的交通運輸時代,城市的區位有什么不同?以揚州和上海為例說明交通運輸方式的發展變化對城市發展產生的影響? (6分)
(1)原因:該地低山丘陵廣布,坡度較大, 降水豐富,流水侵蝕搬運作用強,所以土層淺薄。高溫,礦物質分解快,降水量大,淋溶強,酸性強。高溫,有機質分解快,不利于有機質的累積,有機質低。(6分)
(2)6月,多梅雨(或鋒面雨帶到達),故降水量較大;7月,伏旱(或受副熱帶高壓控制),故降水量較少;8月,多臺風雨,故降水量較大。(6分)
(3)臨港布局的原因:港口對外聯系便利,利于原油的輸入,也利于各種石化產品的輸出。(2分)向專業園區集聚的原因:石化工業園區各種基礎設施完善,共用基礎設施;加強各企業的信息交流和技術協作,降低中間產品的運費和能耗,提高生產效率和利潤,取得規模效益;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充分利用各種中間產品,實現生產一體化、集約化和可持續發展。(4分)
(4)古代帆船、馬車是主要的交通運輸方式,城市多分布在河流、大道的匯合處;近代與現代公路、鐵路是主要的交通運輸方式,城市多分布在公路、鐵路樞紐及公路、鐵路沿線。(2分) 一個地區主要交通運輸方式的變化會給該地區城市的發展帶來很大的影響,如隨著京杭大運河的通航和我國南北方貿易活動的日益頻繁,揚州等運河沿岸城市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后來由于大運河的淤塞、海上運輸的發展與京滬鐵路的建成,使運河沿岸城市發展緩慢,而京滬鐵路沿線和沿海城市則迅速發展,上海成為我國第一大城市。(4分)
【解析】
試題分析:
(1)抓住題干的關鍵詞——“土層淺薄”、“土壤酸性”、“有機質含量較低”,再結合所學知識土層薄說明水土侵蝕較為嚴重與降水、地形條件有關;土壤酸性由于降水多淋溶作用強;有機質含量少由于當地高溫有機質分解快。
(2)根據表中資料可知,6月降水多,主要受到鋒面雨帶的影響;7月降水相對較少,主要是受副熱帶高壓控制;8月多主要是受到臺風的影響。
(3)中國石化企業的原料主要來源于海外,臨港布局有利于原料的輸入以及石化產品的輸出;形成專業園區主要利用基礎設施、加強信息交流和技術協作,提高生產效率和利潤,實現生產一體化、集約化和可持續發展。
(4)世界上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一般都建在交通線上,說明交通運輸是城市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區位。揚州的繁榮是在隋唐時代,當時交通運輸方式主要是帆船、馬車;但交通運輸方式的變革,大運河的淤塞、海上運輸的發展與京滬鐵路的建成,使運河沿岸城市發展緩慢,而京滬鐵路沿線和沿海城市則迅速發展,上海成為我國第一大城市。
考點:本題考查了土壤特點的成因分析、降水的成因分析、工業區位選擇及工業集聚、交通運輸布局變化的影響。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環渤海地區被規定為我國繼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之后的重點發展區域,是在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新形勢下,黨和國家作出的又一重大戰略部署。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1)甲、乙、丙三區域工業發展共同的區位優勢,除了良好的農業基礎、發達的海陸交通、優惠的政策,還有哪些?請再列舉兩方面。
(2)甲、乙兩區域建立化學工業不同的主導區位因素各是什么?
材料二 天津濱海新區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壯大電子通訊、石油開采、汽車制造、現代冶金等支柱產業,精心培育醫藥、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高新技術引航的產業群,全力抓好金融、物流、中介、旅游等現代服務業,提升了整體經濟質量,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3)依據材料二,說明天津濱海新區正在形成怎樣的產業格局及其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環渤海地區被規定為我國繼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之后的重點發展區域,是在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新形勢下,黨和國家作出的又一重大戰略部署。
材料
媽祖是我國古代民間傳說中海上漁民和船工的保護神。媽祖文化是我國沿海地區民俗文化的組成部分,最早出現在福建的湄州。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媽祖文化由湄州流傳到甲、乙、丙沿海地區的現象稱為________。媽祖分布在天津、上海、廣州的共同自然環境條件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環渤海地區被規定為我國繼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之后的重點發展區域,是在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新形勢下,黨和國家作出的又一重大戰略部署。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1)甲、乙、丙三區域工業發展共同的區位優勢,除了良好的農業基礎、發達的海陸交通、優惠的政策,還有哪些?請再列舉兩方面。
(2)甲、乙兩區域建立化學工業不同的主導區位因素各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年江西靖安中學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環渤海地區被確定為我國繼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之后的重點發展區域,是在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新形勢下,黨和國家作出的又一重大戰略部署。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1)甲、乙、丙三區域工業發展共同的區位優勢,除了良好的農業基礎、發達的海陸交通、優惠的政策,還有哪些?請再列舉兩方面。
(2)甲、乙兩區域建立化學工業不同的主導區位因素各是什么??
材料一 媽祖是我國古代民間傳說中海上漁民和船工的保護神。媽祖文化是我國沿海地區民俗文化的組成部分,最早出現在福建的湄州。?
(3)媽祖文化由湄州流傳到甲、乙、丙沿海地區的現象稱為文化擴散。媽祖廟分布在天津、上海、廣州的共同自然環境條件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0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文綜地理卷(天津卷) 題型:綜合題
環渤海地區被規定為我國繼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之后的重點發展區域,是在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新形勢下,黨和國家作出的又一重大戰略部署。
材料
媽祖是我國古代民間傳說中海上漁民和船工的保護神。媽祖文化是我國沿海地區民俗文化的組成部分,最早出現在福建的湄州。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媽祖文化由湄州流傳到甲、乙、丙沿海地區的現象稱為________。媽祖分布在天津、上海、廣州的共同自然環境條件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