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我國能源調運圖,回答下列各題。
(1)上圖中①②③三條運輸路線輸送的主要能源分別是( )
A.天然氣、石油和水電
B.石油、天然氣和煤炭
C.火電、天然氣和水電
D.煤炭、石油和天然氣
(2)有關西氣東輸工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能積極推動新疆及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
B.加速優化東部地區的能源結構,緩解能源緊張狀況
C.可有效改善我國東部城市的大氣污染狀況,改善人民生活質量
D.該管線兩次穿越黃河,一次跨越長江
(3)關于南水北調工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與東線工程相比,中線工程線路短,建成后可自流引水,投資較小。
②南水北調“四橫三縱”的總體布局,可實現我國水資源的南北調配和東西互濟。
③南水北調工程不會對北方地區產生不利影響。
④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可調水量大,但水質較差,必須加強取水區的保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關于西電東送工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青海輸出的主要是火電,主要輸送到上海
②內蒙古輸出的是火電,主要輸送到北京、天津
③四川輸出的主要是水電,主要輸送到珠江三角洲地區
④云南輸出的主要是水電,主要輸送到廣東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答案】
(1)C
(2)D
(3)D
(4)A
【解析】⑴①是山西、內蒙古的火電,②是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氣,③紅水河上游云南、貴州等地的水電。故C正確。
⑵西氣東輸工程能積極推動新疆及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加速優化東部地區的能源結構,緩解能源緊張狀況;可有效改善我國東部城市的大氣污染狀況,改善人民生活質量;工程管線三次穿越黃河,一次跨越長江,故不正確的是D。
⑶中線方案可利用三峽和丹江口水庫的蓄水,大部分地段水可自流,但需要鋪設大量的輸水管線,投資巨大,①錯誤;南水北調“四橫三縱”的總體布局,可實現我國水資源的南北調配和東西互濟,②正確;南水北調控制不當,可能引發調入區土壤次生鹽堿化,③錯誤;南水北調的東線方案是利用現有的京杭大運河,工程量較小,但是沿線人口密集、工業發達等,易造成水質的污染,故水質較差,必須加強取水區的保護,④正確;故D正確。
⑷西電東送內蒙古輸出的是火電,主要輸送到北京、天津;云南輸出的主要是水電,主要輸送到廣東,②、④正確。青海位于黃河上游,水能豐富,輸出的主要是水電,①錯誤;四川輸出的水電主要送至長江三角洲,③錯誤;故A正確。
所以答案是:(1)C.(2)D.(3)D.(4)A.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資源型城市中,20%處于成長期,68%處于成熟期,12%處于衰落期。內蒙古包頭白云鄂博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礦,下圖為該區域相關資料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下列關于包頭建設國家稀土新材料產業基地的分析,正確的是
A. 靠近黃河、鐵路,水陸交通便利
B. 科技實力不強,需要引進人才和技術
C. 黃河含沙量大,工業水源水質差
D. 擴大稀土產能,增加出口量
【2】下列有關資源型城市的發展措施,不可行的是
A. 對廢礦區復墾,有針對性地發展高效生態農業、旅游業等
B. 資源型城市的發展都面臨成長—成熟一衰落的過程,發展第三產業是唯一出路
C. 完善基礎設施,關閉整合虧損嚴重且又存在安全隱患的中小企業
D. 延長產業鏈,加強產業技術改造和產品的升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理想大陸自然帶分布示意圖”,回答問題。
(1)圖中①—②—③—⑦—⑧—④—⑤的更替,反映了自然帶 的地域分異規律,其分異基礎是 條件。
(2) ⑦自然帶名稱是 ,氣候類型是 。
(3)圖中北半球有兩處自然帶相同,但氣候類型不同,這種自然帶的名稱是 ,氣候類型在大陸西岸是 氣候,在大陸東岸是 氣候;有兩處氣候類型相同,但自然帶不同,這兩種自然帶的名稱分別是 和 。
(4)下圖表示某科學考察隊從東北平原詳細考察,經大興安嶺、內蒙古草原,最后到達塔里木盆地。在這個過程中,自東向西,自然帶變化屬于 地帶性,這種地域分異是以 為基礎。在 半球 緯度表現最為明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的三大自然區各具特色,區域間自然特征差異顯著,并且影響到人類的生產活動。讀“我國三大自然區分布簡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植被從東到西的變化,正確的是( )
A.荒漠——森林——平原
B.荒漠——森林——典型草原——草原
C.典型草原——荒漠一一森林
D.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青藏高寒區農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河谷地區土壤肥沃
B.河谷地區有豐富的水源
C.河谷地區人口稠密,勞動力多
D.河谷地區氣溫較高,熱量條件較好
(3)新疆生產的瓜果特別甜,原因是( )
A.晝夜溫差大,營養物質消耗少,糖分積累多
B.降水少,瓜果水分含量少,糖分高
C.云量多,光照弱,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D.晴天多,云量少,溫差不大,有利于作物生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的我國農業區是新疆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之一。1990年至2010年,該農業區耕地面積不斷擴大。
(1)分析該區農業耕地面積擴大帶來的環境問題。
(2)為了防止該流域生態環境惡化,在農業生產中,應該采取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飛地工業模式指的是打破行政區劃限制,把“飛出地”工業項目轉移到“飛入地”,并通過稅收分配制度實現兩地合作發展的經濟模式。遼寧長海縣自身難以發展漁產品加工業,借鑒此模式后在普蘭店市皮口鎮荒蕪的海岸上發展漁業加工園,取得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下圖為兩地區域簡圖。完成下面小題。
【1】長海縣將漁業加工園布局在皮口鎮考慮的主要區位條件是
A. 技術發達 B. 基礎設施完善 C. 原料豐富 D. 勞動力豐富
【2】長海縣與皮口鎮的飛地工業模式會造成
A. 飛出地和飛入地的產業結構都升級
B. 飛出地稅收減少,飛入地稅收增加
C. 飛出地就業崗位減少,飛入地就業崗位增加
D. 飛出地環境壓力上升,飛入地環境壓力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甲為蜿蜒于四川、西藏、云南的金沙江干河谷景觀,該地區森林覆蓋率低,圖乙為鄱陽湖附近區域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圖甲所示河谷中碎石遍布的主要原因是( )
A. 氣候火熱干燥,巖石物理風化嚴重
B. 河谷多大風天氣,風力搬運作用強烈
C. 河流流速和流量減小,碎石大量沉積
D. 滑坡和泥石流多發,碎石堆積較多
【2】金沙江干熱河谷對長江三峽水庫存在著較大的危害,主要是因為該地區( )
A. 水土流失嚴重 B. 碎石裸露面積廣
C. 河流流速較快 D. 河水蒸發量巨大
【3】形成乙圖中鄱陽湖西側山脈的地質作用,最可能是( )
A. 背斜成山 B. 向斜成山
C. 沉積成山 D. 斷層成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適合我國橫斷山區農業發展的措施有( )
A. 人工降雨,推廣水稻種植
B. 開挖魚塘,發展水產養殖
C. 因地制宜,發展立體農業
D. 地勢險峻,發展林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