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特斯拉與上海市臨港集團簽署了純電動車項目投資協議,將獨資在上海臨港地區建設集研發、制造、銷售等功能于一體的超級工廠。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特斯拉純電動車項目選擇落戶上海,因為上海
A. 有最完備的新能源車供應鏈B. 方便能源輸入和產品輸出
C. 勞動力素質高,內部交易成本高D. 政府政策全力支持
【2】該項目落戶上海帶來的影響主要是
①有利于將上海打造成為高端制造業中心
②促進新能源產業在臨港地區集聚
③促進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升級
④利于優化上海的空氣質量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③
【答案】
【1】D
【2】D
【解析】
考查工業區位因素,重在考查學生結合具體材料分析工業布局、工業影響的能力。
【1】上海并沒有世界最完備的新能源汽車供應鏈,A說法錯誤;純電動車項目并非高耗能工業,方便能源輸入對企業投資吸引力小,B錯;上海勞動力素質高,但內部交易成本高會制約企業投資,說法錯誤,C錯;特斯拉純電動車項目選擇落戶在上海的原因是允許其獨資建廠,故影響其落戶上海的因素是政策,即政府新能源政策的全力支持,故D項正確。
【2】純電動車技術水平高,特斯拉落戶上海,有利于將上海打造成為高端制造業中心;該工廠集研發、制造、銷售等功能于一體,獨立性強,對促進新能源產業在臨港地區集聚影響不大;有利于促進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升級;制造環節可能造成大氣污染,使上海的空氣質量下降,①③對,故D項正確。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3:旅游地理]
南美洲和東亞在地球上是對跖關系,從中國到南美甚至沒有直達航班,需要經澳洲或歐洲轉機。雖然南美洲每年12月底到3月底為夏季,是最適合旅游的季節,但目前國人出國旅游選擇南美洲的較少。
分析目前國人出國旅游選擇南美洲較少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詩句“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是古人對霜降時節景觀的描述。據此完成下列各小題。
【1】詩中描述的景觀最有可能出現在
A. 晴朗的凌晨B. 晴朗的午后C. 多云的黃昏D. 多云的夜晚
【2】能用熱力環流解釋的現象是
A. 霜降北京易發生凍害B. 濱海地區的海陸風
C. 晴朗天空呈現蔚藍色D. 山地背風坡降水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3:旅游地理)
拉市海的湖面海拔約2,437米,距麗江古城約12千米,是云南省的第一個濕地自然保護區。秋末冬初,遷徙而來的鳥類有3萬只左右,包括多種國家重點保護鳥類。拉市海一帶曾是茶馬古道的必經之路,湖濱有很多納西族和彝族等民族的村莊。目前,拉市海景區沒有統一經營,無須購買門票,周邊有數十家當地村莊的旅游合作社和外來投資的會所,提供價格不一的餐飲、騎馬、劃船等服務。
(1)請為拉市海景區設計三項旅游項目。
(2)簡述拉市海景區目前的經營方式給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帶來的隱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曾經最為貧困的東非地區,已成為非洲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2014 年,東非的盧旺達率先在非洲推出 4G 網絡。中國手機品牌“Tecno”在非洲超過蘋果、三星,銷量第一。
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東非地區發展始終緩慢的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A. 因殖民統治導致當地產業長期滯留于初級階段B. 國家領導人發展思路存在缺陷
C. 氣候惡劣,自然資源匱乏D. 思想文化體系落后
【2】“Tecno”在非洲銷量超過蘋果、三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質量最優B. 產品廉價C. 中國產品稅收成本低D. 出貨量大
【3】中國如今有上千萬個輕工業崗位需要轉移,以下轉移地的最佳地點是
A. 柬埔寨B. 緬甸C. 南非D. 埃塞俄比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面材料,完成相關問題。
擁有地中海“黃金海岸線”之稱的西班牙,一直以陽光、沙灘和豐富的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游客。西班牙的國際游客主要來自歐洲國家,其中英國、法國和德國3國的游客數量約占國際游客總數的50%。2017年,到訪西班牙的國際游客數量達8200萬人,成為全球吸引國際游客數量第二多的國家。但是,游客數量激增對西班牙旅游承載力造成很大壓力。
說明英國、法國和德國三國成為西班牙主要國際游客來源國的原因,并簡述西班牙政府應對游客數量激增而采取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工業化是當代世界歷史發展的趨勢。20世紀以來,俄國對經濟建設進行了不斷的探索。近年來,俄羅斯林產工業發展較快,木材產量大,以出口為主,其出口的50%以上是原木等低附加值產品。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木出口國,國內人均木材消費量遠低于歐盟。
列舉俄羅斯政府促進林產工業進一步發展可采取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6:環境保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蚌埠市地處淮河中游,是淮河經濟帶的中心城市,化工和釀造是支柱產業,工農業及生活用水基本上依賴淮河。從80年代開始,淮河的水污染事故不斷發生,影響了蚌埠市的生產與生活,進入90年代,蚌埠市曾發生嚴重的水荒事件。當地人民說淮河水質的變化是:“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質變壞,80年代魚蝦絕代”。近年來蚌埠市以水污染防治為重點,不斷提高生態建設水平。2012年蚌華市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達100%。
分析蚌埠市水污染問題發生的原因并說明改善水質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