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世界城市化的特點為:
[ ]
A.發展緩慢 B.大城市發展速度大大超過小城鎮
C.速度加快 D.規模、范圍縮小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1+1輕巧奪冠優化訓練 高二地理 題型:022
閱讀資料,回答有關問題:
從20世紀國際性戰爭次數之多、規模之大、戰區范圍之廣、參戰人員之眾、耗費之巨來看,都是史無前例的。最重要的是其間發生的兩次世界大戰,這兩次空前的國際性戰爭,固然使億萬人民蒙受天大苦難,但也使戰爭雙方那些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大國嘗足苦果。戰敗的紛紛倒臺,戰勝的也大傷元氣,從而促使世界政治地圖劇烈地重組、變化、更新。
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有三個帝國
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戰敗,俄羅斯帝國退出戰爭。這四個帝國宣告終結,它們或者徹底解體,或者被迫凌削。結果,歐洲出現了一系列新的國家
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
克羅地亞
塞爾維亞(后更名南斯拉夫)等國,奧地利和匈牙利因帝國的解體而分裂為兩個國家。英國是戰勝國,仍然擋不住愛爾蘭退出它的“聯合王國”,成立事實上的“自由邦”(1937年進一步成為共和國)。
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戰敗國固然交出了所有的殖民地和侵占別國的領土,戰勝國以及沒有參戰而擁有殖民地的國家,為形勢所迫,也不得不把各種名目的殖民地,陸續放棄,應允他們獨立。整個過程雖然拖拉,遷延長達半個世紀,但環球的殖民地統治體系畢竟從整體上崩潰,舊的殖民地接二連三甚至整批整批掙脫外國的政治統治枷鎖,由之誕生了一百多個新國家。
當然,20世紀政治地圖的巨變,以及在此巨變中涌現出大批新國家,并非全部是國際戰爭的產物。一些國家內部的政治變革,也導致了這類變化的產生。如前蘇聯解體,分裂為15個國家;前南斯拉夫解體,分裂為5個國家;前捷克斯洛伐克解體,分裂為2個國家。這幾個國家的解體和大批新國家的誕生,既不是戰爭的結果,與殖民地脫離“宗主國”獨立的情況也不相同。但僅僅幾年間,世界因此平添了一大批新的國家,世界政治地圖因而又大大改觀,由此而來的世界政治地理態勢的大變化,依然使人們驚詫不已,震動不輕。
(1)從上文可以看出,在20世紀,促使世界政治地圖變化的直接機制首先是________________;其次,促使世界政治地圖變化的原因還有________和________。
(2)當前,世界政治地理變化趨勢是________。
(3)20世紀初,全世界獨立國家才49個。當今世界國家總數已增至193個,就是說,有3/4的國家是新誕生的。如何看待這種潮流對世界政治格局的影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高中課程新學案 高三年級 地理 題型:043
閱讀下列材料,分析下列問題。
材料一:在原始社會制度下,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人類起源地是非洲東部、亞洲和歐洲南部,人口最初的遷移就是從這些地區逐漸地向四周擴散!,到公元初年,人類基本上擴展到整個地球(南極洲除外)。這就是人類社會上第一次世界性的人口遷移。
材料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確立,……,出現了世界人口的第二次大遷移!渲械湫偷氖茄鹊呐`貿易和向新大陸的移民,……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及結束后,世界性大規模的人口遷移,可看作是世界人口的第三次大遷移。歐洲向外移民達900萬,大量發展中國家人口向西歐遷移,……
(1)人類社會的三次人口大遷移發生的時間、原因有什么不同?
(2)二戰后,發展中國家人口大量向西歐遷移會造成哪些影響?
(3)閱讀上述材料,你得出什么樣的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石油是一種重要的能源,石油價格的大幅波動曾幾次影響世界經濟。完成下列問題。
1973年中東十月戰爭爆發后,石油輸出國組織奪回了石油價格的決定權,并用石油價格作為武器,反對霸權。從此,國際市場上石油價格大幅度上漲。1973年6月,每桶原油價格不到3美元,同年10月,漲至5.11美元,1975年10月漲到12.376美元,1979年石油價格又開始大幅度上漲,達到1981年的每桶32美元。石油價格的突然上漲,嚴重沖擊了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經濟。由于能源價格上漲,導致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價格猛漲,發達市場經濟國家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最嚴重的一次經濟危機——1974—1975年危機。這次危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經濟發展的轉折,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繁榮時代的結束和滯脹階段的開始。
——高德步《世界經濟史》
(1)依據以上材料,分析中東等地的產油國如何使用石油武器抗衡霸權主義?對資本主義世界產生了什么影響?
由于中東地區政治局勢緊張,北半球冬季取暖用由消費高峰期來臨以及歐佩克拒絕增產等因素的影響,一度引起國際石油價格不斷飆升,并再一次敲響了我國能源安全的警鐘。
(2)結合材料,運用經濟常識的知識,談談油價波動的原因及我國的對策。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07年12月18日宣布,中國國家石油儲備中心正式成立,旨在加強中國戰略石油儲備建設,健全石油儲備管理體系。
(3)根據資料和上圖說出我國石油戰略儲備基地的地理位置的分布特征,并簡述其共同區位優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