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右圖,回答17~18題。
17.①②③④四地的氣候主要由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造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8.②地常年盛行風
A.由副熱帶高氣壓帶吹向赤道低氣壓帶
B.由副極地低氣壓帶吹向副熱帶高氣壓帶
C.由極地高氣壓帶吹向副極地低氣壓帶
D.由副熱帶高氣壓帶吹向副極地低氣壓帶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河南淇縣一中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2006年8月10日下午17時25分“桑美”臺風在鎮江市蒼南縣馬站鎮登陸,成為建國以來登陸我國大陸的強度最大的臺風。給浙江、福建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巨大的財產損失。
材料二:據統計,我國自然災害中的85%為氣象災害,而干旱災害又占氣象災害的50%左右。
我國干旱災害頻次分布如右圖所示。
(1)試描述臺風眼地區的天氣狀況,并分析其成因?(3分)
(2)臺風“桑美”是50年來登陸中國大陸最強的臺風。請舉出兩個減輕臺風危害的非工程措施?(2分)
(3)圖中A地春旱嚴重,其還易引發的自然災害主要有 。分析B地降水稀少但旱災并不突出的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4屆河南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2006年8月10日下午17時25分“桑美”臺風在鎮江市蒼南縣馬站鎮登陸,成為建國以來登陸我國大陸的強度最大的臺風。給浙江、福建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巨大的財產損失。
材料二:據統計,我國自然災害中的85%為氣象災害,而干旱災害又占氣象災害的50%左右。
我國干旱災害頻次分布如右圖所示。
(1)試描述臺風眼地區的天氣狀況,并分析其成因?(3分)
(2)臺風“桑美”是50年來登陸中國大陸最強的臺風。請舉出兩個減輕臺風危害的非工程措施?(2分)
(3)圖中A地春旱嚴重,其還易引發的自然災害主要有 。分析B地降水稀少但旱災并不突出的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年江蘇南京六中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讀右圖,回答17-18題。
1.根據圖中信息判斷,A、B、C、D四城市中,最可能發展成特大城市的是
A.A B.B
C.C D.D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從時間來看,A和B之間的公路最早建設的應是公路二
B.從公路線路的特點分析公路一是國道,公路二是地方性道路
C.計劃在B和D城市之間建設一條新的地方性公路,方案Ⅲ最合理
D.為了充分發揮水運的潛力,該地區應在P處修建運河最合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年山東聊城三中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讀右圖回答15—17題:
1.右圖中③所表示的工業部門可能是:
A.采掘工業
B.鋼鐵工業
C.電視機裝配工業
D.制糖工業
2.工業生產活動中,最可能有地域性特點的是哪一類工業:
A.① B.② C.③ D.④
3.由于影響工業的區位因素在不斷發展變化,③的位置移向⑤處,其原因最可能是:
A.信息通信網絡越來越通達
B.該工業生產的機械化、自動化程度提高
C.政府的影響力加強
D.工業污染嚴重,被迫搬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右圖17,回答有關問題
(1)如果該圖表示某地區城鄉人口統計示意圖,且每個方格表示100萬人口。
① 該地區的城市人口約有________萬,達到這等人口規模的大城市在東亞和拉丁美洲分別有________和________。
② 該地區的城市人口比重是___%,代表了________國家的城市化水平,其城市化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該圖表示我國東部沿海某工業城市的功能分區。
① 比較合理的功能分區應該是:字母__代表工業區,字母__代表居住區,字母__代表衛生防護帶。
② 在衛生防護帶內可以設置的建筑是 A.學校 B.醫院 C.倉庫 D.游樂場
③ 在該城市周圍適合發展
a.大牧場放牧業 b.乳肉畜牧業 c.水稻種植業 d.蔬菜園藝業
A.a、b B.b、c C.c、d D.b、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