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大豆屬于高蛋白植物。我國是世界上大豆的主要消費國,國內對大豆的消費需求主要集中在飼料、壓榨、種用和食用等方面,消費量居世界首位,但我國本土大豆種植面積和產量 均較低,遠遠無法滿足國內需求,對外依存度較高,美國、阿根廷和巴西是我國大豆的主要進口國。下圖為我國大豆產區分布示意圖。
(1)推測我國本土大豆種植面積和產量均較低的原因。
(2)分析大量從國外進口大豆對我國的影響。
(3)針對我國大豆對外依存度較高可能出現的風險,提出合理化建議。
【答案】(1)我國人多地少,耕地短缺.主要糧食作物及其他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大,大豆的種植面積小;大豆品種和種植技術相對落后,單位面積產量低;我國種植大豆的單位成本較美國、阿根廷和巴西高等。
(2)有利影響:緩解我國大豆短缺的危機;減少因播種大豆而造成的耕地短缺問題等。不利影響:大豆的進口量和價格受國際市場影響大;不利于我國大豆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3)擴大大豆的進口來源;研發優質大豆品種.提高大豆的品質和產量;適度擴大大豆的種植面積;加大對豆農的扶持力度等。
【解析】
本題以我國大豆的現狀為背景,考查農業的區位因素,農業對經濟的影響等知識點。
(1)本題為原因分析類題,關鍵詞“大豆種植面積和產量均較低”,答題方向“原因”。從大豆種植面積少的原因看:因為我國人多地少,所以耕地面積短缺,主要糧食作物及其他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大,大豆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北地區,種植面積小;產量較低的原因:大豆原有的品種和種植技術相對落后,單位面積產量低;單位成本較美國、阿根廷和巴西高,和進口大豆比較明顯劣勢,減小了種植大豆的積極性。
(2)本題為影響分析類題,關鍵詞“從國外進口大豆”,答題方向“對我國的影響”。需要辯證的看,一般分為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有利影響上:我國對大豆需求量大,從國外進口大豆一定程度上緩解我國大豆短缺的危機;彌補了因播種大豆而造成的耕地短缺問題等。不利影響:對外依存度較高,那么大豆的進口量和價格受國際市場影響大,不利于農業安全;長期的大豆比較劣勢,不利于我國本土大豆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3)從材料中得知,我國本土大豆種植面積和產量均較低,遠遠無法滿足國內需求,對外依存度較高。美國、阿根廷和巴西是我國大豆的主要進口國。所以需要豐富進口來源,不僅僅從美國、阿根廷和巴西三國進口;針對單位面積產量低,需要研發優質滿足需求的大豆品種,提高大豆的品質,適度擴大大豆的種植面積,提高產量;從政策上,一定程度加大對豆農的扶持力度等,鼓勵國內大豆種植業的可持續發展。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洋流為中低緯大洋環流的一部分,XY為鋒線,N位于陸地,完成下列問題。
【1】地球自轉線速度最小的是
A. M B. N C. Q D. P
【2】P地的天氣狀況是
A. 晴朗天氣 B. 陰雨綿綿 C. 電閃雷鳴 D. 寒風刺骨
【3】N地的氣候特征是
A. 終年高溫多雨 B. 終年溫和多雨 C. 終年寒冷干燥 D. 終年炎熱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東緣的過渡地帶,山體南北延伸,山前平原海拔551m,山頂海拔3099m。下圖示意喬木、灌木、草本及藤本植物在峨眉山5個垂直植被帶內的數量。據此完成下面下列各題。
【1】下列海拔植被帶內,草本在該植被帶內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 )
A. 600—1099m B. 1100—1899m C. 1900—2799m D. 大于2800m
【2】<600米地帶內的物種數偏少,原因最可能為 ( )
A. 氣候干旱 B. 地形陡峭 C. 土壤貧瘠 D. 人類活動
【3】1100米以上各地帶中,以1100--1899米地帶內的物種數最多,推測其主要的影響因素是 ( )
A. 水熱 B. 徑流
C. 土壤 D. 地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大陸沿西海岸線降水量空間變化圖,完成下列問題。
【1】該大陸是
A. 亞歐大陸 B. 非洲大陸 C. 南美大陸 D. 澳大利亞大陸
【2】圖中緯度10°~20°地區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
A. 緯度低,蒸發旺盛
B. 終年盛行東北信風,水汽含量少
C. 受副熱帶高壓控制,盛行下沉氣流
D. 沿岸有寒流流經,降溫減濕明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隨著北京“大城市病”的凸顯,其中心城區已經不堪重負。2016年5月北京市通州區正式成為北京市副中心,北京著力將通州副中心打造成為國際一流和諧宜居示范區、新型城鎮化示范區、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范區。下圖為北京市地形、河流分布示意圖。
(1)據圖描述北京所處的地理位置。
(2)說明利于北京城市選址的自然地理條件。
(3)說明通州區作為北京市城市副中心將要起到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地球局部自轉等線速度(單位:km/h)分布示意圖,①②在同一緯線上。據此回答以下兩題。
【1】該區域所在的位置是( )
A. 北半球中緯度 B. 北半球低緯度
C. 南半球高緯度 D. 南半球中低緯度
【2】①點地形最有可能是( )
A. 河谷 B. 盆地
C. 平原 D. 山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O為極點,陰影部分為黑夜。據此完成以下兩題。
【1】若O點為北極點,則晨線是( )
A. 弧AC B. 弧BC C. 弧AD D. 弧BD
【2】若圖中弧BC為昏線,則圖中晨昏線的運動方向為( )
A. 順時針 B. 逆時針 C. 自上而下 D. 自下而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廣東省自改革開放以來,工業化、城鎮化發展迅速,并吸引了大量省外人口。讀下圖“廣東省1994~2009年糧食產量和糧食產需差量(糧食需求量減去糧食產量)的變化”。
回答下列各題。
【1】1994~2009年,廣東省糧食產量和糧食產需差量變化的基本特征分別是
A. 糧食產量呈下降趨勢,糧食產需差量呈縮小趨勢
B. 糧食產量呈上升趨勢,糧食產需差量呈增大趨勢
C. 糧食產量呈上升趨勢,糧食產需差量呈縮小趨勢
D. 糧食產量呈下降趨勢,糧食產需差量呈增大趨勢
【2】廣東省糧食產量變化特征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①工廠、城鎮、道路等大量占用耕地,糧食種植面積縮小
②蔬菜、花卉等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擴大,糧食種植面積縮小
③農業灌溉不合理,土地鹽堿化嚴重,糧食單產降低
④自然地理環境惡化,自然災害頻發,糧食減產
A. ①③B. ②④C. ③④D. ①②
【3】廣東省吸引大量省外人口,可能帶來的影響是
A. 增加糧食產量B. 減少糧食單產
C. 增加糧食產需差量D. 縮小糧食產需差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年我國東、中、西部發電量和用電量柱狀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據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
①東部地區能源需求量大,能源資源缺乏 ②東部地區能源出口量大 ③中、西部地區能源資源豐富,但消費量小 ④東西部地區之間的交通不暢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2】為緩解東部地區電力供應緊張的現狀,在區際協調方面的對策可行的是( )。
A. 實施能源跨區域調配
B. 東部地區大力支援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
C. 將東部的工業轉移到西部
D. 加大東西部之間人口流動與文化交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