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013
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2)題。
材料 你知道嗎?土壤媽媽最近生病啦!聽,東北的土壤媽媽在哭。那里實行“塑料地膜”技術,大片的塑料地膜當溫室,用上一年都破碎了,就扔到土壤里。可是,這種塑料是土壤媽媽不能消化的呀,吃到肚里會胃疼的呀!
化肥使用過多會使土壤板結,改變土壤的結構,使土壤媽媽無法“呼吸”,生了“肺病”。
(1)下列有關土壤資源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土壤資源與土地資源的概念的內容、外延相同
B.土壤資源是非可再生資源
C.土壤資源數量是有限的,但利用途徑可進一步拓展
D.土壤資源的分布規律不受水熱、生物條件制約
(2)就材料中所反映的環境問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該問題出現在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階段
B.該問題表明對自然資源的索取必然以犧牲環境為代價
C.該問題反映出地膜、化肥的大量使用會導致土壤退化和土壤污染
D.由于土壤有自凈的作用,土壤污染不會帶來食品安全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013
下圖是世界兩處重要濕地。讀圖回答(1)~(3)題。
(1)關于這兩處濕地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甲湖的自凈能力不如乙湖
B.兩個湖都是淡水湖
C.甲湖在歐洲,乙湖在亞洲
D.甲湖易受工業污染,乙湖主要是農業污染
(2)圖中甲、乙兩處濕地的名稱分別為
[ ]
①青海湖 ②咸海 ③洞庭湖 ④鄱陽湖
(3)下列有關甲湖說法正確的是
[ ]
A.跨流域調水造成甲湖面積縮小
B.位于我國的第一級階梯
C.上游來水減少是湖泊萎縮的主因
D.泥沙淤塞導致湖面上升擴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043
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材料一 東北亞是指亞洲東北部的國家和地區。東北亞區域一般認為包括中國,韓國、朝鮮、日本、蒙古和俄羅斯的遠東地區。
材料二 “十六大”報告明確指出,支持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加快調整和改造,支持以資源開采為主的城市和地區發展持續產業。
材料三 新華網杜塞爾多夫(德國)2005年11月12電 國家主席胡錦濤12日上午自柏林抵達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并于當日下午考察了位于北威州的魯爾工業區,了解德國老工業區傳統產業結構調整和改造的情況。
(1)圖1中A、B兩工業基地發展起來的主導區位因素分別是:
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
中國上海寶山鋼鐵公司的主導區位因素是________。
(2)東北亞范圍內不受夏季風影響的國家是________。②、④、⑤三地氣候的相同點是________;從②到⑤再到④,其氣候表現出由________向________過渡的特點。
(3)根據A、B、C所在國家的自然和經濟特征,在圖2中填入字母,完成三國經貿合作示意圖。
(4)借鑒德國魯爾區發展的成功經驗,請你談談應采取什么措施才能使A工業基地重振雄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06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四川省)、文綜 地理部分 題型:06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各題
Ⅰ圖中數字為“河川夏季平均徑流量占年平均徑流量百分比”,圖中丁地帶7.8月份河流流量占全年百分比較小,其主要原因是
A.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形成伏旱B.深居內陸,受海洋水汽影響小
C.處于山脈背風坡,降水少 D.此時農業用水量大,導致缺水嚴重
我國某河流源于山麓地帶,其徑流量自上游至下游逐漸減少,最后消失。該河流可能位于甲、乙、丙、丁所在的那一省( )
A.贛 B.新 C.湘 D.黑
下列能夠正確體現丙所在省區域特征正確項目的是( )
①有廣泛分布的黑土 ②雨熱同期,大陸性氣候稍強 ③水稻土 ④人均耕地多 ⑤水稻種植業 ⑥綜合性工業基地 ⑦重工業基地 ⑧旱地耕作業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⑤⑥⑦⑧ D.①②④⑦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