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我國某城市簡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鐵路穿越市區的影響因素最可能是
A.經濟因素 B.社會因素 C.行政因素 D.歷史因素
【2】從環保角度考慮,最不適宜在圖中工業區布局的工業部門是
A.IT工業 B.服裝制作 C.石化工業 D.汽車制造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雅魯藏布江局部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若圖中甲島為一江心洲,其與圖中最高點之間的相對高度可能為
A. 430mB. 610m
C. 830mD. 1210m
【2】關于圖中河流,描述正確的是
A. 河流地處亞熱帶,無結冰期B. 圖中河段流速較慢
C. 圖中河段航運價值較大D. 該河最終流入東南亞
【3】此地種植業生產較周邊地區發達,其主要自然條件是
A. 地勢較高,生長期長,作物品質優良B. 光照豐富
C. 人口稠密,勞動力較豐富D. 積溫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科西嘉島位于地中海,面積8 680平方千米,地形以山地為主,多斷裂構造。冬季溫和,夏不酷熱,年均氣溫15.5 ℃,年均降水量在880毫米以上,島上森林覆蓋率達到20%以上。科西嘉島上的原住居民喜居低矮房屋,因此,島上原住居民的房屋多較低,一般為兩三層的房屋或別墅,少量四五層的樓房多為商業性樓房,十幾層以上的中高層建筑十分罕見。下圖為科西嘉島河流及主要城市分布圖。
(1)說明科西嘉島河流流量的特點。
(2)說明科西嘉島森林覆蓋率較高的自然地理背景。
(3)分析科西嘉島上原住居民房屋較低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小明同學去北極地區旅游,他在日記中寫到:“我來到的這座城市地處北極圈以內,據當地人說,太陽從5月21日起就一直懸掛在天空,雖然每天也在不停地向著一定的方向運轉,但不會落下,在天空中繞著圈子移動。漫步街頭我看見了許多高大的闊葉樹。”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該城市最有可能位于上圖中
A. ①處B. ②處
C. ③處D. ④處
【2】該地能夠生長高大闊葉樹的主導因素是
A. 地形B. 大氣環流
C. 海陸位置D. 洋流
【3】該城市一年中的極晝期大約為
A. 一個月B. 兩個月
C. 三個月D. 四個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群落中物種數目的多少稱為豐富度,一般低緯度地區的物種豐富度多于高緯地區。山地坡地的面積大小也會影響生物的數量,從而對物種的豐富度產生影響。某地理科考隊調查了秦嶺主峰太白山的物種豐富度,將調查結果繪制成了秦嶺主峰太白山不同海拔段的坡地面積和物種豐富度變化曲線圖(如下圖)。
(1)描述太白山區物種豐富度隨海拔高度的變化規律。
(2)指出太白山平均坡度最小的海拔范圍,并說明判斷依據。
(3)分析太白山3500—3700米海拔段物種豐富度低的原因。
(4)調查還發現太白山南坡垂直自然帶的數量比北坡多,試從氣候條件分析其成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日本人口數量自2011年出現負增長以來,人口總數不斷下降,老齡化形勢產峻,社會負擔加重,但首都及附近地區人口卻呈現增加趨勢。現在,日本政府一方面鼓勵生育,一方面準備推遲退休年齡。下圖為日本人口走勢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日本人口增速最快的時期應是
A. 1880~1920年 B. 1951~1980年
C. 1981~2010年 D. 2011年以后
【2】2011年以后首都及附近地區人口呈現增加趨勢的原因是
A. 養老設施完善 B. 教育水平高
C. 環境質量優越 D. 就業機會多
【3】根據預測,2050~2100年日本人口
A. 老齡化加劇 B. 兒童數量增加
C. 出生率提高 D. 勞動力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勞動力撫養比是每個勞動力撫養的小孩和老人的人口數。國家統計局2017年11月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勞動力人口占總人口比重比上一年減少了0.25%(349萬人),這是中國勞動力人口自2012年來連續五年凈減少。結合圖示,完成下列問題。
【1】據圖文信息可知,2011年-2016年,我國
A. 人口總量逐年減少 B. 人口自然增長率逐年減少
C. 勞動力撫養比逐年增加 D. 城鎮就業人口逐年增加
【2】為緩解勞動力人口比重不斷減少帶來的問題,合理的措施是
A. 關閉勞動力指向型工廠 B. 取消計劃生育政策
C. 鼓勵少年人口就業 D. 分群體延遲退休年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世界人口緯度分布圖,陰影示意各緯度人口數量多少。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
A. 北半球中低緯地區 B. 北半球中高緯地區
C. 南半球中低緯地區 D. 南半球中高緯地區
【2】圖中人口集中分布的影響因素是
A. 地形 B. 氣候 C. 礦產資源 D. 交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巖石圈物質循環和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地球圈層結構中,甲以上主要是______,該范圍內存在一個地球內部的分界面叫______(界)面,地震波從上層傳播到該界面速度會突然______。
(2)乙處地質構造是______,我國渭河谷地按成因劃分屬于______(寫出地質構造名稱)。
(3)丁表示的地質作用是______。巖石裸露地表后受外力作用,形成______(填字母)類巖石,其具有的突出特征是______和______。
(4)從成因看,d為_________巖,其形成主要受_________作用。
(5)④輻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______光波段。大量火山噴發物可能會導致______(填數碼)增加,從而使全球氣溫升高;也可能會導致______(填數碼)增加,從而使全球氣溫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