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感技術和GIS的應用在抗災減災中起到了突出的作用,據此完成2~3題。
2.兩顆衛星同時運行,每隔9天可以覆蓋地球一遍,說明遙感技術( )
A.受地面條件限制少
B.測量范圍大
C.手段多,獲得信息量大
D.獲得資料速度快,周期短
3.遙感技術和GIS二者優勢的結合,可以實現( )
①災前圈定危險區,指導防災 ②災中做出損失評價,指導救災 ③災后能對災害損失做出快速評價 ④二者結合可實現動態地獲取信息、處理信息,達到預報預警、動態監測等功效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①②④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新教材新學案 地理③必修 題型:043
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據報道,我國農業區劃辦公室對黑龍江三江平原,內蒙古,甘肅河西走廊和新疆哈密地區共53個縣級單位的1986年和1996年衛星遙感圖像進行了判讀比較,發現上述四省區十年里開墾土地的總面積近200萬公頃(其中開墾草地約120萬公頃,開墾草荒地約80萬公頃),而實際新增的耕地總面積僅100萬公頃。當地群眾看到開墾后被撂荒的土地,心痛地說:“一年開草場,二年打點糧,三年五年變沙梁。”
材料2:1999年,首屆“數字地球”國際會議在北京召開。專家認為,“數字地球”是對地球測繪系統(EOS)、全球定位系統(GPS)與地理信息系統(GIS)的綜合,實現地球圈層間物質流、能量流與信息流數據的集成,從而實現對全球進行廣泛研究。以農業為例,它在農業信息遙感、太空農業等領域有廣闊的研究前景。一些國家利用資源衛星進行農業資源調查、作物長勢和產量監測等。例如,美國利用資源衛星在估測本國小麥產量的同時,還對其他國家小麥產量進行估測,根據所得數據制定生產布局以及農產品儲運、加工等計劃,確定對外貿易策略,由此每年可獲利數億美元。
根據材料1,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在進行土地資源利用現狀調查時采用了先進的________技術手段。
2.從水分資源狀況分析,以上三個地區除三江平原屬________地區以外,其他地區大部分屬于________和________地區,土地被撂荒的主要原因在于________。
3.從區域可持續發展戰略考慮,上述土地被撂荒的地區應采取的合理的針對性措施主要有:________。
A.禁止刨草毀林,杜絕濫墾
B.精耕細作,提高糧食單產
C.筑溝開渠,進行合理灌溉
D.引進耐堿作物品種,改良鹽堿化土地
E.植樹種草,營造防護林
F.采用機械化耕作,禁用化肥農藥
G.退耕還牧,進行合理放牧
根據材料2,回答下列問題:
4.根據材料推測,應用“數字地球”相關技術在“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方面可做哪些工作?
5.在全球問題的研究中,除農業外,還有哪些領域可以應用“數字地球”的相關技術?
6.試設計一項應用GIS的課題研究項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山西省朔州市李林中學2009-2010學年高二第一學期期中考試理科地理試題 題型:01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根據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8分)
材料:北京時間2010年11月1日0時26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將第六顆北斗導航衛星成功送入太空,這是中國今年連續發射的第4顆北斗導航系統組網衛星。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目前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四大供應商之一,是中國獨立發展、自主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同時也是國家正在建設的重要空間信息基礎設施。北斗系統的建設,促進了全球衛星導航領域的合作發展,推動了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技術進步。按照“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于2012年前具備亞太地區區域服務能力;2020年左右,具備覆蓋全球的服務能力。衛星導航系統為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個國家能夠自主研制生產衛星導航系統,正在運行的有美國的GPS系統和俄羅斯的GLONASS系統,歐洲的伽利略全球衛星定位計劃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當中。
經過19年的不斷發展和建設,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測繪、漁業、交通運輸、電信、水利、森林防火、減災救災和國家安全等諸多領域得到應用,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特別是在四川汶川、青海玉樹抗震救災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我國北斗導航系統主要屬于下面那一類現代技術( )
A.GPS B.RS C.GIS D.3S
(2)北斗導航系統可能用于以下工作( )
①交通運輸 ②搜索營救 ③森林防火 ④導彈發射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3)為監測并分析城市化過程發展變化趨勢,應采用的現代化技術是( )
①北斗導航系統 ②遙感技術 ③地理信息系統 ④雷達系統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4)試談談我國組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據新華社2008年2月21日電,上海市經濟委員會宣布,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核心芯片“領航一號”已于日前在上海研制成功。作為由中國獨立建造的衛星定位系統,“北斗”計劃一直受到國外媒體的廣泛關注,國產導航芯片的誕生,更被視為其相關技術的又一重大突破。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提供開放服務和授權服務兩種服務方式:開放服務是在服務區免費提供定位、測速和授時服務;授權服務是向授權用戶提供更安全的定位、測速、授時和通信服務以及系統完好性信息。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又取得新的突破。回答1—5題。
1.我國“北斗”系統主要屬于下面那一類現代技術
A. GPS B. RS C. GIS D.3S
2.“北斗”系統可能用于以下工作
①交通運輸 ②搜索營救 ③調度指揮 ④導彈發射
A.②③④ B.① = 2 \* GB3 = 3 \* GB3 = 4 \* GB3 = 1 \* GB3 = 2 \* GB3 = 3 \* GB3 = 4 \* GB3
A.在喜馬拉雅山測量珠峰高度 B.在塔里木盆地勘探石油
C.在柴達木盆地調查地質構造 D.在河西走廊尋找地下水
4.“北斗”系統根據 顆衛星提供的資料,運用數學原理就可以計算出地面靜止物體的位置;根據 顆衛星提供資料,除可進一步提高定位的精準度外,還可迅速計算出運動物體的空間位置。
A.3 4 B.3 3 C.4 4 D.4 3
5.為監測并分析城市化過程發展變化趨勢,應采用的現代化技術是
①“北斗”系統 ②遙感技術 ③地理信息系統 ④雷達系統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