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內蒙古西部,年降水量40—80mm,蒸發量超過3000mm。沙漠東南部有湖泊群和高大沙山(平均海拔200-300米)集中分布(如下圖所示)。研究發現,湖泊水由深部斷裂帶的地下水補給,湖泊及附近出現鈣華(含碳酸氫鈣的地熱水接近和出露于地表時,因二氧化碳大量逸出而形成碳酸鈣的化學沉淀物)及鈣質膠結層。沙山底部以鈣華及鈣質膠結層為“內核”,且沙山內部較潮濕。
材料二 我國最大內陸淡水湖的南側不遠有一個槽狀鹽沼池,池壁和底部均分布有厚厚的鹽層。下圖為鹽池附近的地質剖面示意圖。
(1)據材料一,分析該地湖泊附近形成高大沙山的原因。
(2)據材料一,推斷沙山迎風坡和背風坡從坡底到坡頂表層沙粒粒徑的變化,并分析原因。
(3)據材料二,結合水循環過程簡述鹽沼池鹽層的形成過程。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種農作物生長期約3個月,前期(2個月)最適宜的溫度17-22°C,后期(1個月)最適宜溫度12-14 °C。下圖是種植該作物的甲、乙兩地氣溫資料。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該作物在乙地的最佳收獲月份為( )
A.3 月 B . 5 月 C . 9 月 D . 1 1 月
【2】與甲地相比,乙地種植該作物( )
A.上市較遲 B.無需灌溉 C.離市場近 D.病蟲害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土地兼并中:官僚和貴族通過經濟和非經濟手段造成土地集中,王朝更替、宦海風波又會在短時間內引起所有權的大規模的轉移。這在本質上反映
A. 私有制導致土地所有權不穩定
B. 土地兼并制約了國家發展
C. 社會動蕩導致了所有制的改變
D. 官僚地主是主要的土地所有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展線是鐵路建設過程中因地制宜的一種修筑形式。高速鐵路是世界鐵路發展的熱點,我國為世界上高鐵投產運營里程最長、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展線鋪設方法主要是為了
A.連接更多的城鎮 B.避開地形對鐵路的不利影響
C.形成獨特的鐵路景觀 D.減小鐵路對野生動物的不利影響
【2】未來一定時期中國高速鐵路的建設將
A.促進沿線城市產業的分散
B.促進經濟要素向中心城市集聚
C.縮短通行時間,降低中心城市的競爭力
D.提升不同等級城市的功能,擴大服務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中,不屬于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化與城市化發展中 出現的問題是
A. 生態環境問題日趨嚴重 B. 產業升級面臨困境
C. 外貿額占全國比重逐年上升 D. 城市建設相對落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熱紅外遙感影像亮度可反映地物表面溫度,地物的表面溫度越高,在影像中就越亮。晴天正午時刻,下列地物在同一幅熱紅外遙感影像中最亮的是( )
A. 公路 B. 菜園 C. 魚塘 D. 果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某地區圖。
材料二 丙地氣候資料。
(1)描述丙地氣候特征__________。
(2)分析甲地區水資源較為豐富的原因__________。乙地所在國家盛產棉花,是世界第6大棉花生產國和第2大棉花出口國,素有“白金之國”的美譽。
(3)簡述該國過度種植棉花帶來的環境問題,并提出解決措施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工業地域生產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導致眾多工業部門在該工業地域集聚的主要原因是( )
A. 各企業之間存在生產聯系 B. 企業經營者的個人因素
C. 當地政府的行政規劃 D. 區域內雄厚的科技力量
【2】該地域工業生產聯系的突出優點是( )
A. 增加產品產量,提高產品質量 B. 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實現降耗減排
C. 減少勞動力數量,降低勞動成本 D. 減輕運輸壓力,節約運輸費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