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四個國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③國人口自然增長率約為( )
A.1%
B.1.5%
C.4%
D.3%
(2)圖中①國面臨的主要人口問題是( )
A.人口老齡化問題
B.人口基數過大問題
C.人口增長過快問題
D.失業人口增加問題
(3)緩解①國人口問題的主要途徑是( )
A.引進技術人才
B.實行計劃生育
C.鼓勵生育和適當移民
D.加大教育投入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左下為我國某地農業產值構成圖,右下為該地基塘生產示意圖。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1】該地農業地域類型屬于
A. 種植園農業 B. 乳畜業 C. 混合農業 D. 商品谷物農業
【2】【2】該農業地域類型的主要優點是
A. 可以節約用水 B. 可以實現農產品的自給
C. 可促進區域城市化的發展 D. 可實現農業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6月2日,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的人口動態統計數據顯示,日本國內2016年出生的嬰兒為97.6979萬人,是1899年開始采用現行統計方法以來首次跌破100萬人。下圖為1970年至2016年日本人口出生數與人口死亡數統計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1】日本人口自然增長開始進入負增長的年份是( )
A. 2015年 B. 2005年
C. 2000年 D. 1974年
【2】【2】日本人口自然增長數量的變化,可能產生的影響是( )
A. 人口老齡化現象減輕 B. 勞動力失業率將下降
C. 工作和消費人口增加 D. 養老和醫療負擔減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水稻一年兩熟,分早稻和晚稻。東北水稻主要種植在極其肥沃的黑土地中,一年一熟。相對于南方大米,東北大米顆粒飽滿,色澤清白透明,口感軟糯,以五常大米最為著名。下圖為五常市位置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東北大米比南方大米品質好的主要原因是
①生長期長,有利于營養物質積累 ②區域生態環境質量優良
③冬季氣溫低,病蟲害少,農藥用量少 ④種植歷史悠久,技術先進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五常大米供不應求,為增大市場供應量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A. 大量使用化肥,提高單產量 B. 購置南方大米,進行精加工
C. 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單產量 D. 開墾荒地,擴大水稻面積
【3】估測東北地區水稻產量,采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A. RS、GIS B. RS、GPS C. GIS、GPS D. 數字地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亞洲某地傳統民居景觀圖。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房屋下面建高腳架的主要目的是
①減輕凍害的威脅 ②減輕雨季水位上漲的威脅
③減輕室內濕氣,提高舒適度 ④避免風沙掩埋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2】該地氣候主要特點是
A. 冬季溫和多雨 B. 氣溫日較差和年較差都很大
C. 全年炎熱干燥 D. 降水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浙江省2000一2016年三次產業產值比重和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變化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四條折線中代表城鎮化率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圖示期間浙江省
A. 第二產業的產值不斷下降
B. 城鎮化率與第二產業變化同步
C. 第三產業增速超過第二產業
D. 目前處于高水平均衡發展狀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各類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隨距離遞減示意圖”,分析回答:
(1)該圖反映了在市場競爭環境下,經濟因素對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影響,土地租金高低主要取決于和。
(2)圖中B表示的功能區為區,對應地租水平線(填字母)。
(3)圖中C表示的功能區為區,其分布趨勢是向移動和趨向于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被稱為高速公路“流動殺手”的團霧,大多是由于局部區域近地面空氣輻射降溫而形成的濃霧,具有突發性、局地性、尺度小、濃度大的特征。江蘇省近年來由團霧引起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比例高達18%左右。下圖是滬寧高速公路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一天當中,團霧的多發時段往往是( )
A. 0—6時 B. 6—12時
C. 12—18時 D. 18—24時
【2】團霧多出現在高速公路上的主要原因是( )
A. 汽車尾氣排放量大 B. 臨近河湖與林草地
C. 沿線工業污染嚴重 D. 路面晝夜溫差較大
【3】滬寧高速公路團霧發生頻率最高的地點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