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和大氣輻射關系示意圖”,下表為內蒙古東北部某地四天天氣資料,完成下面小題。
【1】影響該地9月8日出現霜凍的天氣系統主要是
A.冷鋒B.高壓C.低壓D.氣旋
【2】9月8日出現霜凍的主要原因與圖中
A.A減弱有關B.B增加有關C.G減弱有關D.I增加有關
【答案】
【1】B
【2】C
【解析】
【1】表中顯示,2018年9月8日天氣晴朗,題意表明,該地9月8日出現霜凍。如果是冷鋒天氣系統影響該地,則可能出現陰雨天氣,空氣中水汽會上升至高空,成云致雨,不會出現霜凍天氣,與題意及表中信息不符,A錯誤;高壓控制該地,盛行下沉氣流,天氣晴朗,大氣逆輻射弱,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弱,近地面氣溫下降快,容易出現霜凍現象,與題意及表中信息相符,B正確;低壓和氣旋控制,均可能產生云雨天氣,且大氣逆輻射強,不易出現霜凍天氣,與題意及表中信息不符,C、D錯誤。故選B。
【2】讀圖可知,圖中A、B、G、I分別表明進入大氣上界的太陽輻射、到達地表的太陽輻射、大氣逆輻射、地面輻射。表中顯示,2018年9月8日該地天氣晴朗,大氣逆輻射弱,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弱,近地面氣溫下降快,容易出現霜凍現象,因此9月8日出現霜凍的主要原因與大氣逆輻射減弱有關。由此判斷,C正確,A、B、D錯誤。故選C。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新疆年均降水量較少,為了在干旱的環境中生存,智慧的新疆人想出了很多辦法。下圖為坎兒井工程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坎兒井的主要用途是( )
①引流地下水 ②收集雨水 ③提供生產用水 ④減少地表徑流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該地農業景觀可能有( )
A. 大牧場 B. 甘蔗園 C. 葡萄園 D. 稻田
【3】該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途徑有( )
A. 擴大種植面積,進行規模化生產 B. 改進灌溉技術,發展節水型農業
C. 改變耕作制度,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D. 建設人工草場,提高草場載畜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某河流干流區位置及不同土地利用類型的變化特征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據圖示信息可推測,該河流為( )
A.松花江B.湟水
C.塔里木河D.紅水河
【2】與1985-2000年相比,該流域2000-2010年水體面積大幅度減小的主要原因是( )
A.蒸發量加大,下滲嚴重
B.林地、草地減少,涵養水源能力差
C.城鎮規模過大,需水量增大
D.耕地面積擴大,農田灌溉量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加那利群島(西班牙海外領土)各島崎嶇多山,最高峰海拔3718米。下圖為加那利群島的位置示意圖。
回答下列小題。
【1】加那利群島是全球觀賞某類自然景觀的絕佳地點之一。該自然景觀是( )
A.星空B.極光C.荒漠D.冰川
【2】加那利群島煉油工業發達。加那利群島發展煉油工業的突出優勢是( )
A.本土原油豐富B.當地市場廣闊
C.靠近主要航線D.基礎設施完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下圖示意我國西北某地區推廣的一種 “城鄉用水聯動模式”。該模式是城市以較低價格采購農業灌溉退水,作為工業生產用水和生活用水;城市污水經處理后產生的中水(達到一定水質標準的非飲用水), 由相關部門統籌分配,限量供給于農業灌溉。
(1)分析干旱地區農業灌溉退水對下游水體的主要危害。
(2)說出中水限量用于農業灌溉的好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為R河流域及周邊地區圖。結合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峽谷,峽谷平均深度達1600m。R河中上游地區年降水量約為250-500mm,下游地區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mm。甲國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庫和大型引水工程。促進了該國西部的城市和工農業的發展。
(1)R河大峽谷呈現出谷底荒漠,北壁林木蒼翠,南壁植物稀少的景觀,分別說明其成因。
(2)分析R河河口出現斷流現象的人為原因。
(3)運用地理環境整體性(氣、水、土、地、生等各方面)的原理,分析R河徑流量減少對下游自然環境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要素既有共性,更具個性。共性包含于個性之中,是同類地理要素的概括;個性是地理要素受其他因素影響而出現的差異性,是地理要素在特定地理區域的具體表現。下表數據是圖中四個城市的海拔、氣溫和降水資料。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表中P、M、N、Q四地與圖中①②③④四地對應正確的一組是
A. P、M、N、Q B. Q、N、M、P C. M、N、P、Q D. N、M、Q、P
【2】上述圖表資料反映P、M、N、Q四地的共性是
A. 都屬于地中海氣候 B. 都位于地中海沿岸
C. 都位于30°- 40°N大陸西岸 D. 都位于冬季風的迎風坡
【3】P、M、N、Q四地中,M地7月降水最多的原因可能是
A. 冷暖氣團勢均力敵,鋒面停留時間長
B. 氣溫高,晝夜溫差大,近地面水汽容易凝結
C. 地處溫帶海洋性氣候區,全年溫和多雨
D. 位置偏北,受副高影響小,受副高影響時間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某年3月至5月,長江中下游地區降水異常偏少,出現嚴重旱情,但進入6月,強降水持續,一些地區遭遇嚴重洪澇災害,旱澇轉換之快非常罕見,也就是常說的“久旱逢暴霖”。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長江中下游地區“旱澇急轉”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工增雨效果明顯B. 三峽大壩放水影響
C. 大氣環流變化顯著D. 季風氣候正常反應
【2】既能防洪又能抗旱的措施是
①植樹造林 ②修建水庫 ③疏浚河道 ④退耕還湖 ⑤打機井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三地區的農業資料比較圖,完成下面小題。
【1】甲地區農業地域類型的生產特點不包括( )
A.單產高B.商品率低
C.水利工程量大D.投入的勞動力少
【2】下列地區的農業地域類型與圖示資料乙地相符的是( )
A.阿根廷潘帕斯草原B.美國中央大平原
C.我國的東北平原D.澳大利亞墨累達令盆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